2014年LED深度市场报告(下)—需求向上
摘要: 未来LED照明产业必将是规模+规模+渠道品牌的模式。目前由于标准缺失,认证缺失,导致消费市场分散,好的产品也不一定能卖好价格,因此目前各厂商在绞尽脑汁区别市场,有低价策略快速抢占市场,也有靠广告宣传快速占领市场的某些领域,也有比较稳健的做好管理、生产、成本控制,并逐步产业链与渠道的,还有以技术为基础,逐渐向渠道品牌扩展企业。
目前半导体照明产业的热络,吸引众多眼球,诱惑其他产业企业积极涉入,目前中国大陆半导体照明芯片企业表现为数量多,规模小,没有专利,技术相对低端,管理能力相对低下等特点,处于微笑曲线的最洼的地方。在半导体照明产业逐渐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上有材料和专利的制衡,下有品牌渠道厂商挟持,同时资金规模较小,在越来越激烈的残酷竞争中,未来必将进行产业大整合,结果将是有少数企业存活下来,在激烈竞争中或是自成一家,或是为消灭,被收购被兼并。目前中国台湾联电、台积电、奇美、友达、中国大陆终端TV 厂商在渠道、资金上具有相当优势,都在通过参股、或持股的形式积极渗入半导体照明产业相关企业。
未来未来LED 照明产业将是规模+规模+渠道品牌的模式。目前由于标准缺失,认证缺失,导致消费市场分散,好的产品也不一定能卖好价格,因此目前各厂商在绞尽脑汁区别市场,有低价策略快速抢占市场,也有靠广告宣传快速占领市场的某些领域,也有比较稳健的做好管理、生产、成本控制,并逐步产业链与渠道的,还有以技术为基础,逐渐向渠道品牌扩展企业。虽然目前LED标准不完善,市场产品层次不齐,终端客户认知能力有限等因素,各类产品充斥市场,但是随着竞争加速,市场有望逐渐变得有序,预计未来LED 照明产品还是已品质为基础,逐渐向渠道品牌过渡,即是规模+规模+渠道品牌的模式模式。
背光应用结构调整,国产化替代,国内仍在上升通道
1、 背光照明由于结构性供求改善,获利较好,2014年有望持续。其一自2012年电视背光全面爆发,2012年LED电视背光渗透有不足45%到90%以上渗透,其二、2013年电视背光区域结构变化,2013年之前台湾、韩国为电视背光主要供应区域,占比约在90%以上,2013年大陆转移,预计2013年国产背光全球占比超过10%,有望达到15%以上。展望2014年国产背光比例持续提升,全球占比有望达到25%。国产化比例的提升,进入门槛较高(客户认证周期较长),致使已进入相关企业国产化收益较大其中瑞丰光电、聚飞光电、兆驰股份、东山精密均,此外国星光电、鸿利光电、万润科技等也逐渐切入。
图:LED背光照明国产化比例及趋势(单位:KK)(数据来源:TRI)
2、 背光新进入者仍有望享受国产比例提升红利。2013年新进入电视背光的聚飞光电、国星光电、万润科技等,随着国产化比例的提升,对相关公司业绩影响较大,展望2014年由于中大尺寸背光国产化比例仍然较低,因此我们认为2014-2015年随着国产化提升,国内相关LED背光厂商依然有望保持较高增长。此外随着国产背光比例提升,将有更多新进入者,如上游华灿光电、下游鸿利光电也正在积极介入电视背光供应链,也将有望受益于背光国产化进程。
收购整并:产业链拓展、市场拓展、渠道拓展并购主要方向
2013年LED上市公司中利亚德、联建光电、鸿利光电、茂硕电源、万润科技、联创光电、福日电子等均有相关收购,对象涉及到下游传媒、工程安装、工程渠道、工程照明、显示屏等多个领域。
图:2011-2013年中国LED企业破产及并购事件(数据来源:GIIL)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