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话题争议不断 何时明朗何时休?
摘要: 近期LED照明的产业新闻似乎逃不过如下五个话题:行业洗牌、蓝宝石衬底、MOCVD、价格战以及中功率。这牌何时洗的完?蓝宝石衬底升温至何处?MOCVD国产化突围之路走到哪里?价格战要几时休?中功率崛起是噱头还是铁证如山?
近期LED照明的产业新闻似乎逃不过如下五个话题:行业洗牌、蓝宝石衬底、MOCVD、价格战以及中功率。这牌何时洗的完?蓝宝石衬底升温至何处?MOCVD国产化突围之路走到哪里?价格战要几时休?中功率崛起是噱头还是铁证如山?
一:行业洗牌何时停?
LED照明产业正在加速洗牌,预计今年将有2成企业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关门。
璨圆光电董事长简奉任昨(15)日表示,2014年LED照明将担纲晶片成长主力,产值规模将直逼LED背光,但是来自于中、韩大厂的竞争未减,未来2年LED产业将持续出现横向或是纵向的整并潮,晶片价格也将持续走跌,晶片厂商只能以降低成本因应。
简奉任预期,未来2年LED产业难挡整并潮,除了上中下游的整合之外,同业的整合也可能发生,就如同过去的造纸产业,从初期的20家~30家整并到目前的规模,在价格压力之下,台商只能持续以降低成本因应。
德豪润达集团副总裁、深圳锐拓显示董事长石耀忠表示:就深圳而言,因为拥有良好的LED产业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这对深圳LED照明企业将是重大商机。自国家有关部门两年前发布"淘汰白炽灯线路图"以来,LED产业竞争更加激烈,只有拥有资本和技术的企业,才能借助产业政策更快赢得市场。过剩、洗牌、寒冬,这些刺眼的词语,正是LED行业的现状。钧多立、博伦特等LED企业陷入倒闭风潮。原因在于盲目扩张导致产能严重过剩,资金一旦出问题,就兵败如山倒。
一些企业为了打破市场僵局,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一味降低价格进行竞争。目前在LED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都呈现出一种产能过剩的状态。淘汰部分不合格企业,整合部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部分实力企业得到壮大,是LED发展的必由之路。"洗牌可以实现产业整合。"深圳LED产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洗牌必定会淘汰一大批规模小、缺乏技术实力的企业。小企业倒闭后,设备、人才等资源会向规模化的企业流动,有利于整个产业的优化。
二:MOCVD国产化突围
LED产业外延芯片制造行业的同行,对爱思强(AIXTRON)和维易科(VEECO)两家MOCVD设备制造商是"爱恨交织"。
爱思强和维易科生产的设备,在外延芯片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也因此,这两家分别来自德国、美国的供应商长期把持了MOCVD产业90%以上的份额。
另外,由于国内地方政府2009年起实行MOCVD设备采购的高额补贴,令补贴政策的真正受益者不仅是国内LED企业,更推动了爱思强和维易科收益的大涨。
近2年来,中国企业也不断在MOCVD设备制造领域中求突破。尽管未必会享受到地方政府"豪气"的补贴,但若打破"外来和尚"的垄断格局,在LED产业仍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国内企业也将分享到产业"红利"。
"外来和尚"垄断
2009年前,LED产业和MOCVD市场很小,只有爱思强和维易科、一家日本公司提供MOCVD设备。2009年后,由于背光源的应用,LED产业实现了井喷式的发展,给这两家公司提供了发展契机。此外,新进入的MOCVD提供商,有的不能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设备和技术(如美国的应用材料公司),有的未能及时提供设备赶上市场的窗口,导致了爱思强和维易科"霸主"的局面。"截至2012年,维易科占该产业62%的市场份额,爱思强的市场占有率降低至28%,退至第二。
全球LED需求的增长,促使了这两家海外企业订单的上升。2010年、2011年,来自中国的买家大手笔采购,更使爱思强和维易科"数钱数到手软"。这背后,是中国地方政府的慷慨补贴。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