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LED产业专利现况、对策、前景
摘要: 中国LED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以及应对策略也日益受到全行业的关注。目前的形态是,想要开拓国际市场,必须专利先行。没有专利保护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犹如“赤膊上阵”,结果可想而知。
田卫平:在实际制订标准的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含有专利的标准制订,第一个要有时机,比如说LED目前的专利,到底有哪些是核心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标准来制订。比如我们之前在彩电方面某一个领域想起草标准,起草过程我们详细地遵循了各项要求,我们觉得这个领域中有接近30个专利还是比较好的,后来专门请专家针对这些专利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结出12点,这12点是我们制订标准的实实在在地考虑进去的。这个过程是很艰苦,从最初在大的范围里面比较,然后找到一些可能在这个标准中有参考价值的东西。
联盟成员在针对国外的专利权应对方面,要联合起来一致对外,这一点特别重要。这个过程中,可能联盟要综合考虑一个平衡点的问题,很多成员或者各个专利权的数据不一样,他们有的不愿意在这个标准中,有的愿意而且是把没有必要的也想放进来,这个时候就要慎重考虑一下。
问道行业
四问:专利战离LED产业还有多远?企业应对专利战有何建议?
田卫平:这个应该是三年左右的时间,如果说马上有也是太快了,所以有一些企业是根据我们目前发展状况来看,如果说很遥远也不是,我估计两三年内会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这种层面。
雷志刚:专利战迫在眉睫是有前提的,因为我们企业想迫切地改变,那么就来了,如果不变,短时间内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什么时候会发生专利战呢?跟我们改变的状态、速度有关,如果我们五年都改变不了,那么五年都不会来。
云丹平:我们核心技术只是在应用终端的产品,LED如何改变这个现状呢?说实在的,比如芯片,LED芯片跟DVD的芯片、计算机的芯片是两码事。节能灯的芯片就复杂很多,是真正的高新技术。LED的芯片整个链条来说,特别是终端,谁都说不准谁重要,关键是看谁掌握了核心的利益。说起DVD是整机的性能,LED的芯片充其量就是一个原料,最终掌握核心技术的就是标准。我们在标准上下好工夫,标准集合了封装、应用、散热等等,它的作用就跟我们平时说的IC芯片差不多。对我们所讲的芯片,只充当一般的材料,跟一般的荧光粉是一样的。所以不要指望芯片是谁掌握,它就是一种最基础的材料,最终做成光源,我们还有一系列的技术,这些技术大部分掌握在中国的手中,所以我们必须要增强信心。要走自己的路,这个空间是很大的。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