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2013年LED产业四大发展趋势预测

2012-12-03 作者: 来源:拓墣产业研究所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整体而言,“竞争与合作、降价与提升企业利润”将是2013年国内LED产业发展的主旋律;而产业链趋势,则将环绕在外延晶片、中功率器件、图形化衬底、通路等四大议题发展。

  展望2013年,中国政府发展LED态度依然坚定,淘汰白炽灯路线图亦将全面实施,加上业者在通路端的积极推广,都将有助于国内LED产业获得稳定成长;但成长的背后,免不了厂商为了争夺市场,展开更激烈的价格、通路及人才争夺战。LED产业对国内厂商而言,已告别高毛利时代,如何保持和扩大自身获利,是厂商眼前的问题。整体而言,“竞争与合作、降价与提升企业利润”将是2013年国内LED产业发展的主旋律;而产业链趋势,则将环绕在外延晶片、中功率器件、图形化衬底、通路等四大议题发展。

  1、外延晶片量增 价格战引爆

  2012上半年订单的回暖带给国内LED外延晶片厂信心,由此带动被搁置的设备采购订单重新提上议事日程,未装机的设备也纷纷进入运作。截至2012年10月底,国内MOCVD机台数为823台。产能方面,国内LED晶片产线的总产能以2吋外延片计算,已达4,022万片/年。产能利用率在部分设备尚未完成装配、人才配备尚不足、市场需求不振等因素下,平均维持在65%。

  尽管各地上马的LED外延晶片专案已造成国内晶片供过于求,但看好未来市场规模,仍有厂商继续在2012年于国内投资LED外延晶片专案。其中较具规模的有广州晶鑫(计划引进60台MOCVD)、佛山奇力光电(计划引进20条MOCVD生产线和配套晶片生产设备)和佛山国星光电LED外延晶片专案(计划引入50台MOCVD)。

  由此不难预测,2013年国内厂商将在市场释出更多LED晶片,加上国内厂商的晶片大多集中在中低阶,因此对于擅长价格战的国内厂商而言,势必将掀起新一轮血战。国内晶片大厂大多获得当地政府财政补贴,即使晶片业务亏损,也能透过政府补贴来粉饰财报。然而进入市场晚,因此为抢夺竞争对手的市场,厂商往往以更低的价格来发起冲击。以国内最大的晶片厂三安为例,就直接提出“超过晶元光电,亚洲第一”的口号,将矛头直指晶元光电,不仅大幅挖角,更以便宜20~30%的价格,向下游封装厂商推销产品。在市场低迷下,低价策略确实见效,瑞丰光电、鸿利光电和国星光电等国内主流LED封装厂商,都开始采用三安光电晶片。此外,三安也透过大幅提升红光晶片产能和降价,以排挤产品单一且同为国内厂商的干照光电,使曾依靠产品差异化取得较好业绩的干照光电,近年来业绩严重下滑。

  2、LED器件价格趋稳中功率抬头

  国内LED器件价格在2011年遭遇市场寒流而快速下跌,2012年随市场转暖及库存逐渐恢复到正常水位,跌幅趋于稳定,每季跌幅约为6%,目前LED器件价格已处于较低水位,考虑到尽管LED晶片价格因价格战还有下跌空间,但其他原材料价格较为稳定,且人工及营运成本还有上升趋势,拓墣预估,2013年LED器件价格每季跌幅将进一步控制在3 %以内。

  在LED器件价格下降空间已愈来愈小的情况下,LED厂商趋向于采用中功率器件(0.2~0.5W),逐步替代传统小功率器件(0.06~0.1W),应用于室内照明。

  以一款16W LED灯具为例,若采用0.06W的3528白光器件,需要270颗,总成本为32.9元人民币(约新台币158元),且光通量仅为7lm。而若改采0.4W的5050白光器件,则只需要40颗,总成本为14.3元人民币(约新台币69元),且光通量高达38lm;可见采用中功率晶片进行封装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