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业者:寒潮来了,以何取暖?
摘要: 年底了,裁员、减员、结算、年终总结、制定明年计划……LED企业们忙得如陀螺般。然而,细看LED企业今年“收成”,能够骄傲地炫耀“赚得盆满钵满”的,恐怕没几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LED业者纷纷表示,在国家政策效力逐渐明显下,明年下半年就会是LED照明的转机。而政策出手,是否能真正地挽救LED“惨业”?
抱团取暖
抱团成立集团军
深圳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陈靖认为,LED的根本出路在于打组合拳,抱团打天下。基于核心技术在国外的现状,他认为,不一定要有最好的技术,但我们一定要有最好的产品,可以从国外进口芯片,然后将产品大量出口;先在“专”字上做文章,再谋求做大做强。
他透露,为抱团打天下,形成集团军,深圳市半导体产业发展促进会正着手搭建五大平台:成立职业经理人服务公司,搭建人才服务平台;成立产业基金公司,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成立投资节能公司,搭建联合采购销售服务平台;建立公共检测检验中心,搭建行业产品标准服务平台;建立内外交流体系,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抱团成立产品规范工作组
与此同时,三安光电、德豪润达、同方股份、鸿利光电、阳光照明、大族激光和瑞丰光电等20多家国内外LED企业联合在深圳召开G20-LED峰会,并宣布发起成立G20-LED产品规范工作组,抱团对抗LED寒流。
阳光照明总经理官勇表示,LED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不断加剧,尤其是以蓝宝石衬底为代表的上游领域,投资还在持续高烧,而今年年初和年中采购的MOCVD陆续进入安装调试和投产阶段,最终将导致LED企业被迫压价维持市场竞争力。
瑞丰光电总经理龚伟斌指出,下游照明应用市场缺少合理市场准入机制和强制国家标准,造成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影响了终端消费者对LED照明的信任。
“上游产能过剩,对LED行业并不完全是一个坏消息。”官勇表示,产能过剩必然会导致上游芯片大幅降低,直接会拉低下游LED应用产品的价格,这对拓展LED应用市场是一个利好消息,关键在于大家的产品用材是否基于同一水平上,是否遵循统一的产品规范。
官勇表示,如果LED照明生产厂家能遵循统一的市场规范,明年LED应用市场将大幅增长,毕竟现在LED照明产品的价格已经接近节能灯的价格。
抱团上市
许多企业都想以上市来寻求出炉。但对于绝大多数中小LED 企业来说,要独立运营上市,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木林森收购格林曼、迪博、威莱森、安格森、赛维视觉等公司的股权,并于7月27日成功过会,中小LED 企业抱团上市几乎成为现实。于是,关于LED 企业抱团上市的呼声由此一浪高过一浪。
尽管部分行业媒体和投资机构对此抱有很大希望,但笔者在走访多家中小LED 企业后发现,中小LED企业抱团上市的设想要变成现实,依然困难重重。一方面,中小企业大多账目不清,很难准确估值,重组后公司的利益分配极其微妙,很难平衡;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老板并不甘心再度出山打工,而一旦成功抱团上市,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也就只是上市公司的高管之一,企业的控制权和支配权并不在他们手中,这是他们最难以接受的现实。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