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光源产业崛起 呼唤政府“有形之手”

2010-10-29 作者: 来源:LED环球在线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我国LED企业已突破3000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LED节能灯生产国。然而目前缺乏行业标准进行规范、产业门槛低使得整个行业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中国新光源产业健康发展亟待“政府有形之手”。

自2005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便开始了半导体照明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今年1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功率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等共9项标准,以期对LED照明灯具从生产到销售整个环节进行规范。然而,由于LED行业标准涉及半导体产业上、中、下游诸多产业环节,且LED新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使得这9项标准仅为“推荐性标准”,对企业并不具备强制力约束力,这使其作用有一定局限性。

LED灯凭借其在节能、使用寿命、发光亮度等方面的巨大优势,被誉为继白炽灯、卤素灯、荧光灯之后的第四代光源。其明显的优势使其在汽车照明、景观照明、道路照明、矿山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正是看到了LED灯的广阔前景,近年来,我国LED企业数量呈几何层极增长。相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国LED企业已突破3000家,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LED节能灯生产国。

  然而目前,一方面,我们有着规模“可观”的LED照明企业和由此衍生出的庞大的LED产业;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行业标准进行规范、产业门槛低,不少实力较低的企业也进入LED行业,使得整个行业处于无序竞争状态,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同时,在LED产业链中,上游芯片、封装等环节攫取了70%左右的利润,为了抢占剩余的30%的利润,上千家企业为此进行殊死搏斗,于是,价格战此起彼伏,产品质量令人担忧。行业的恶性竞争在使行业秩序混乱、优秀企业难以为继、整个LED产业产业环境恶化的同时,也使得大部分企业无心向LED产业链上游进军,依靠加工组装得过且过,这样的产业环境严重阻碍了我国LED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技术研发。这种状况持续下去,我国LED企业只能徘徊于产业链下游做“世界的工厂”,坐视LED利润大头被外国厂商拿去。

  我国LED产业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一方面与LED企业自身的问题,如投机心理作怪,实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研发意识及自主创新能力,对产品质量把控不严等有关。此外,政府这双“有形之手”在LED照明行业标准制定上的乏力以及统筹协调及政策执行力的不足也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局面。在我国LED产业现状面前,后者的缺位很大程度上导致了LED产业出现目前的困局。总结起来,政府“有形之手”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123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