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背光技术发展带动传统产业升级
摘要: 有专家认为在技术发展趋势上,还有蓝光LED+RG荧光粉的白光LED技术作为备选方案。由于具备较佳的色域、适中的价格,有可能成为液晶电视背光源的折衷解决方案。
价格推动市场渗透率
技术发展对成本的降低效用是明显的,成本降低使得产品价格更具市场竞争力。在白光LED液晶电视中,光源占据的成本超过整机的1/3,而白光LED光源每年价格下降至少20%以上这必然导致未来LED电视会存在巨大的降价空间和市场普及的可能。
LED背光模组成本的下降幅度超过了传统CCFL背光模组。以40寸LED背光液晶电视为例,该LED背光模组的成本平均价今年一季度时还为118美元,到四季度时这一数字将下降至100美元。研究表明40寸液晶电视LED背光模组的成本价格到四季度时将下降到100美元,和CCFL背光模组的价格差距将从2009年初的3.7倍降低至2.8倍。面板厂商和电视品牌厂均在致力于开发低价的LED背光模组。这也促使LED背光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2010年LED背光模块占整个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场的份额将达42%。2012年LED背光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67%。如从各细分市场来看,笔记本电脑市场的LED背光渗透率最高,2009年已达61%,2010年将达84%,预计至2012年笔记本电脑将停止使用CCFL做为背光源。液晶显示器受价格因素的影响更大,应用LED背光的速度会慢一些,但2009年台湾厂商仍然开始将LED应用于液晶显示器之中。预计2010年渗透率将增长到16.8%的比例。至于液晶电视市场,预期2010年渗透率将达20%。
传统电视机厂商走向何方
现在,彩电业界面临着产业转型的问题,LED背光让大家看到了些许方向,和网络电视的内容提供商融合也是他们正在思考的问题。不过,眼下彩电厂家在LED背光电视上的同质化竞争仍不可避免,两种方法也即将上演:价格和技术。因为中国彩电厂家面临的行业洗牌和整合都是极其现实的。
对国内电视厂商来说,背光、模组、整机这三个环节的关联度是很高的。整机要有成本竞争力,要有充分的差异化竞争力,必须与背光模组进行匹配,进行差异化的设计。如何完成从市场上购买标准化的模块产品,以胜过国外的产品。国内传统电视机厂商需要考虑无论是外延、芯片、还是封装,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整合在一起,就可以根据同一目标产品进行定义和设计,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有可能超越国外的品牌。而中国的LED企业其实无论在封装、芯片、外延,甚至衬底材料上都已有了相当的积累,可是它们往往不知道应用市场在哪里,也就下手。如果能通过政府或产业联盟出面,把产业链加以整合,有可能赶上国外企业。
中国是CRT大国,在CRT时代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现在进入液晶时代,这一两年内,海信、康佳都推出了LED电视,但所用光源都是外购或未大规模量产的本品牌产品,国内彩电企业也已经准备了在向LED技术的过渡。距离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所用的时间会比CRT时代更短。这是一次产业升级的机会。随着又一年五一黄金周价格大战的到来,各大电视机品牌除了高调推出新品,拼价位外,也许高层决策者更多考虑创新型的理念和新型战略产业的融合时代来了!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