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大热的三重风险三道考验
摘要: LED在照明行业的崛起至多不过两年,技术的革命给这个行业的众多投资者和经销商带来了机遇,但是风险更不容小视。如何把握这次产业革命带来的机会,正在考验照明产业内众多中小投资者的智慧。
风险还来自新技术缺乏让人接受的数据。梁海峰举了一个例子,LED灯只是理论上使用寿命可以达到5万小时,但无法向客户证明这一点。因为国外厂家的使用寿命试验才持续了1万多小时,也就是一年多的时间,要想达到5万小时,还需要等数年时间。实验数据只能提供一些物理数据,比如光通量、光衰等指标。
经销LED产品的另外一个风险来自于标准。北京御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达在照明器材市场上有10多年的经验,他举了一个3C认证的例子。作为照明电器,LED要销售给客户必须要有3C认证以确保产品安全性,但因为技术标准不同,众多LED厂家并没有申请3C检测。没有办法,作为经销商的沈达只有自己送检产品,检测一件产品的费用是2000~5000元,耽误了时间不说,无形中也增加了销售成本。
3C只是安全标准,而照明电器的一系列质量标准认证也需要经销商自己来做。牛萍娟告诉笔者,针对LED照明,国家标准尚未出台,何时出台也没有具体期限。
两个市场两种策略
“要想销售LED产品,只有通过提案营销的方式。”梁海峰总结说。因为电缆、开关等一系列设备与传统照明电路都不同,因此卖LED产品不能像卖传统照明那样只卖个灯泡就完成交易,经销商必须自己设计线路和选择配套设备,提出一揽子计划。更重要的是,通过提出一揽子提案,给客户算一笔具有长远眼光的成本账,并把配套设备上节省的成本也开列给客户,才能获得客户的青睐。
沈达今年成功达成了一笔交易,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安装了LED照明灯,涉及33个景观灯和100个路灯。虽然只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照明系统的一部分,但是这笔生意却使LED照明系统首次进入了高校。生意能做成功,沈达认为演示营销和提案营销都是关键。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