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推动厦门光电产业迅猛发展
摘要: 9月9日,台湾东元集团和友达光电分别在厦宣布开工和投产。随着更多的台资企业进驻,厦门逐渐发展成为以LED产业为龙头的光电重镇,得益于地利,相信厦门的光电产业发展会更好。
2005年以来,厦门大规模实施LED夜景工程,不仅扮靓了鹭岛的夜色,而且成了厦门半导体照明产业和LED夜景照明工程的活广告。在对厦门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后,北京奥运工程指挥部力邀厦门参与建设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LED夜景照明工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介绍了厦门推广半导体照明技术的成功经验。
“筑巢引凤”,台湾光电“群雁西进”
世界范围内,厦门人追寻着光电产业,光电产业也看中了厦门。
由于厦门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产业潜力,厦门已成为台湾光电产业技术转移的优选地。台湾光电企业就如雁阵齐翔,纷纷来厦设厂。目前,台湾光电行业的四大巨头,有三家已落户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
其中,台商(美资)创办的明达光电,产品涵盖了乐LED外延、芯片、封装、应用等多个生产研发领域,正式投产后产值将达8亿元人民币,将成为厦门光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与此同时,当时台湾最大、最早的半导体照明外延、芯片厂的龙头企业——国联光电,其先头部队“厦门联厦光电”已在厦门象屿保税区落户。
而近日正式投产的友达,是世界领先的液晶显示屏生产商,在全球同行业中排名第三。目前,友达已在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区设立了第二个生产基地,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可达400亿元人民币。
同日正式动工的台湾东元集团,其在大陆投资发展的“七星计划”在厦门拉开序幕。东元集团将大陆事业的门户设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其投资的安台创新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占地约16万平方米,主要从事液晶电视、影音产品、液晶显示器件及光电周边产品生产,预计年产值可达3.3亿美元。
2007年4月,台湾最大LED企业——新晶元光电在大陆设立的第一个专业制造LED的生产基地——晶宇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在翔安奠基,主要从事LED外延片、芯片以及相关产品的生产、研发和技术服务等,预计产值可达1.2亿美元。
台湾光电企业的大量入厦,也为厦门本土的光电企业带来了发展新机,厦门已成为台湾等地光电产业技术和生产基地的转移中心。
“众星拱月”,打造厦门“光电王国”
“两岸携手,将令世界震惊!”在厦举办的台交会上,台湾光电业界精英如此感叹。
如今,孔曙光谈起厦门的光电企业是如数家珍。经过3年多的发展,厦门的光电企业已从最初的30余家发展到目前的上百家,明达光电、星光豪泰、三安、华联、通士达等企业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光莆、环维、爱的等一批中小企业也迅速发展,产业梯队初步形成。
其中,有生产LED外延片、芯片的企业,有封装的企业和下游应用企业以及与之配套的生产厂,涵盖光显示、光电子器件等各个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产业聚集效应显著增强。
2006年,厦门三安电子、联厦光电、明达光电、乾照光电等4家LED外延片、芯片生产企业总产量占中国大陆芯片产量的25%。
目前,厦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已发展成为以厦门为核心,辐射福州、泉州、漳州等地的涵盖整个海峡西岸的大基地格局。“十一五”期间,厦门将紧紧抓住产业规划、扶持政策、项目带动、应用示范等环节,重点发展光显示领域和半导体照明领域,抢占光电产业发展先机,继续积极培育壮大厦门光电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厦门“光源岛”城市品牌。(编辑:PCL)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