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创新的LED背光模组

上传人:彭晖

上传时间: 2009-12-22

浏览次数: 251

  众所周知,LED电视的背光模组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是侧入式,一是直下式。

  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主要缺点是:(1)不能进行光的局域控制(local dimming);(2)较难应用于大尺寸的背光源。

  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主要缺点是:(1)较难进一步薄型化;(2)需用较多的LED光源。

  总之,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主要缺点是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主要优点,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主要缺点是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主要优点。二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一方面,在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另一方面,很多努力(包括,帝光、日本夏普、台湾交通大学,等)在设计开发同时具有直下式和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主要优点而没有二者的主要缺点的新型的背光模组。

  一种创新的LED背光模组应运而生:直下-侧入式背光模组。

一.直下-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优势

  直下-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主要优势:

(a)具有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优点,即,薄型化、采用较少的LED光源。
(b)具有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优点,即,可进行光局域控制、适用于大尺寸的背光源。

优点

侧入式背光模组

直下式背光模组

直下-侧入式背光模组

局部控制

X

薄型化

X

采用较少LED

X

适用于大尺寸

X

此外,直下-侧入式背光模组还有如下优势:
(c)可以采用亮度较低的LED芯片,因此可以采用国产的可靠性优异的芯片。
(d)散热较好,提高寿命。

二.直下式导光板的基本结构

  传统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LED光源设置在导光板的侧面,光在导光板内传播,由网点把光反射出导光板,达到亮度的均匀性。另一方面,传统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LED光源设置在扩散板的下面,需要较大的距离并且采用较厚的扩散板,以便达到亮度的均匀性。因此,侧入式背光模组和直下式背光模组具有上述的优势和缺点。

  直下-侧入式背光模组采用了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导光板,使得光在导光板内部传播,由网点和反射膜把光反射出导光板,而不需要设置LED光源远离液晶屏,以达到亮度的均匀性的目的。另一方面,直下-侧入式背光模组采用了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设置LED光源的方式,即,把LED光源设置在导光板下方的平面上,以达到局部控制和适用于大尺寸背光模组的目的。因此,简称为直下式导光板,以区别于传统的从侧面入光的导光板。

  因此,关键是:如何把LED光源发出的光的主要部分从底部引入直下式导光板,并且使得光在直下式导光板的内部横向传播。为此,在直下式导光板的内部的顶部形成倒锥体形状的凹部的阵列,如图1的示意图和图2的截面图所示:

三.直下-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工作原理:

  在很多应用中,LED行业尽量减小全内反射,例如,LED芯片表面的粗化,LED封装表面的粗化,等。创新的LED直下-侧入式背光模组却利用直下式导光板的全内反射特性,使光的主要部分从底部引入直下式导光板后,由于凹部的侧面的作用,使得光在直下式导光板的内部转变传播方向,沿与直下式导光板的出光表面几乎平行的方向横向传播。

  如图3所示,LED光源设置在直下式导光板的每一个凹部的下方。LED光源发出的光的主要部分(如粗箭头所示)从底部进入直下式导光板,照射到倒圆锥体形状的凹部,直下式导光板的折射率大约为1.5,全内反射角为42°左右,适当选择凹部的形状,使得光的主要成分射到凹部的侧面时,被全内反射,无法继续向上射出,而是改变方向在直下式导光板内传播,直到被直下式导光板底部的网点和反射片反射,从直下式导光板的顶部射出。


图3

  一方面,光的主要成分在直下式导光板内部的传播方式与侧入式发光模组相同,LED光源可以紧贴导光板。另一方面,LED光源的位置的设置与直下式背光模组相同。因此称之为直下-侧入式背光模组。

  薄型化:光的主要部分在直下式导光板内部传播,不要求LED光源远离(20毫米以上)直下式导光板。目前,LED面发光贴片式封装的厚度很薄,可以做到只有0.7毫米,电路板的厚度1毫米,因此,采用直下式导光板的LED直下-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厚度只是比传统的LED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厚度增加不到2毫米,完全满足薄型化要求,远比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厚度薄。

  光局域控制和适用于大尺寸:直下式导光板的内部形成凹部的阵列,布满直下式导光板,每一个凹部都有一个LED光源与之相对应,因此,LED光源的分布是像直下式背光模组一样分布,因此可以进行光局域控制,并且适用于任何尺寸的背光源。

  制造工艺:优选的方案:在制造导光板时,形成凹部。

联系方式:jimmy121790@yahoo.com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