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用RGB LED实现高亮度背光源(图)

上传人:admin

上传时间: 2007-09-25

浏览次数: 1049

LCD作为一种被动显示元器件,本身并不能发光,因此必须要有背光模块给LCD提供光源。背光源的性能直接决定显示器的亮度、颜色,以及功耗等主要指标。

目前的背光模组一般使用冷阴极管(CCFL)为光源,包含了红、绿、蓝等各色光的频率。CCFL因辉度高、成本低廉、技术成熟等优点被广泛的运用在平板显示器上。随着发光二极管(LED)亮度的改善,LED背光模组显示出CCFL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色彩还原性好、寿命长、不含汞、有利于环境保护,这些使其成为LCD背光模组中的研究热点。

LED背光模组的设计主要包括光学结构设计和驱动电路设计,显示性能主要表现在亮度、色度、均匀性等方面,但是由于目前LED的电光转换效率较低,仅10%~15%,因此带来的热量问题也显现了出来,成为背光模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部分。驱动电路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光学结构和温度对性能造成的偏移,另外合适的驱动设计可改善显示对比度并延长LED工作寿命。针对目前车载、机载、工业仪表等显示设备的苛刻要求,如高亮度、高均匀性、宽调光比、高色度均匀性、严酷环境适应性和亮度可调等,该类显示设备主要集中在中尺寸。本文将结合这些要求探讨RGB LED高亮度背光源的设计方案。

系统设计

目前背光模组结构主要有两种:侧入式和直下式。由于产品亮度和热量的高要求,优选采取直下式背光结构。通过采用大功率RGB LED发出的光复合产生白光,R、G、B三色LED分开封装,使三色LED的电路得以独立,便于反馈电路作电流调整,以保证背光模组产生稳定的白光光源。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光学腔(腔壁采用高效漫反射片)混合后,再经过各种必要的光学膜片后,得到屏前(FOS)要求亮度。光学膜片一般包括扩散板(diffuser)、集光片(BEF)、增亮片(DBEF)、TFT屏和减反层等,如图1所示。

图1 直下式LED背光示意图

1 光学设计

显示模组的基本光学性质为屏前的白光色度、最高亮度及均匀性等。在背光系统里面,增亮片、集光片、扩散板、底反射片及LED(R、G、B)均称为光学元件,具有各自的光学性质,这些性质是光学设计时的重要参数。LED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各层膜片及TFT时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知道了这些参数后,就可以根据需求亮度和产品基本尺寸,按式(1)估算(lambertian型LED)背光所需的总光通量。

ΦLED=LFOS/ηLCD*A*2π*(1-cosφ1/2) /∏Ti (1)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