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个图就是流线型的外壳。
我们做的这个灯,就是我们做得如何?我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测试和对比,我们看下面对比的表格。
这个表格里边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参数,一个是功率的线密度。你比如说我们按照LED的路灯,150瓦30米的间距,它的线密度是多少?就是150/30,应该是5瓦。
那么我们目前的用低灯位的灯,我们的线密度,我们看是2.5瓦,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同样满足国家标准的情况下,比现在的LED节能大概是一半左右。这是第一个特点。
那它的原因在哪?主要就是我们把一些不适当的、不合理的这些光滤去了,或者是说我们的照明就更精准了。我们认为所有的弊病,或者是说高杆灯的弊端,都是出自于这样一种情况。
就是说我们一个灯赋予它太多的功能了,又要照亮路面,又要照亮空间,然后又要有一定的对比度,又要消除眩光,又要怎么怎么样均匀等等。
实际上一个灯要做好这些共同的要求,必须是一个妥协的方案,妥协的方案最后就意味着哪样都能做好,但哪样都做不准确、做不精准。
那LED我们采用精确,就是说各司其职,它们可能能够做到更精确一些,把不必要的这些杂散光给去掉了。杂散光原则上,或者理论上都是眩光,只不过你在不同的空间位置,感觉到的是不一样的。由于杂散光我们把它去掉了,所以眩光也小。
第二个我们来看关键的数据就是投资造价的米度,就是每米LED大概要400元左右,当然这个不在于灯,现在LED150瓦路灯的灯头本身已经降到600元了,但是对于LED路灯来说,它的主要造价体现在一个是钢的路灯的灯杆,就是钢铁的那个杆上,还有一个就是比较大的电缆以及变压器。
我们因为没有灯杆了,另外我们的灯也都是所谓的塑胶的这种灯,本身就比较便宜。所以我们说,投资造价的线密度LED是400元,我们这种分布式的低灯位的路灯大概是一半。总而言之,就是说节能一半、节省造价一半,大家是这么个结果。
LED低眩光的汽车前照灯技术与样品
LED汽车灯应该说是第三代,一般的汽车灯大概是这么分的。第一代是卤素灯、第二代是氙气大灯,LED是第三代的汽车灯。第三代汽车灯目前应用在这些高端的车上。它研究的背景我们通过下一张图片来看,主要是汽车氙气大灯和通常的LED大灯,它的眩光都比较强烈。
很显然这个强烈的眩光对于对面来车那就造成了比较大的不便,甚至于是危害。
所谓的前大灯指的是什么?我们知道汽车的前大灯包括第一个就是远光灯,第二个是近光灯,第三个是视宽灯,第四个像雾灯等等。
我们在这个里边指的是近光灯,汽车的远光灯当然了属于越亮越好,但是我们认为远光灯是不必考虑所谓眩光问题的。因为我们知道在会车的时候,或者是在室内行驶的时候,都是要开近光灯,远光灯不容易去开。
因此前大灯所谓的技术含量就是体现在近光灯。那单颗LED的发光形态是什么样的?
经过简单的封装,我们看右侧的小图,这个就是LED经过封装的发光形态。单颗LED发光形态它的散射角大概是120度左右,那怎么样让它成为平行光向前照射?可以通过所谓凸透镜,当然也可以通过菲涅尔透镜而产生平行的光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