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LED照明行业“十大未解之谜” 你能解答几个?
摘要: 在LED照明行业前进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但一些耐人深思的问题和瓶颈或许要“遗留”至2015年。LED照明行业到底还有哪些“待解决的问题”呢?
2014年LED照明渗透率进一步增加,LED照明行业迎来爆发元年,而发展的另一面确实风起云涌。雷士照明改朝换代、巨亮光电老板跑路、GTAT倒闭,渠道战、价格战、产品战、品牌战不断加剧,2014年的LED照明行业在风浪中前进。在LED照明行业前进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但一些耐人深思的问题和瓶颈或许要“遗留”至2015年。LED照明行业到底还有哪些“待解决的问题”呢?
一、 LED照明行业如何抢食电商蛋糕?
马云曾说:“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几年前,曾在某微博看到某博主晒出的“马云误国”的观点,其称中国式电商模式对中国产业生态链的破坏是致命的,弊远大于利。但随着阿里巴巴上市,马云成2014胡润百富榜新首富,以及在不断壮大的电商队伍交出的双十一“成绩单”面前,如今应该再没有人会抛出“马云误国”的观点了吧。我们已经不用去思考 “电商”是否该存在与否这个问题了。电商,是我们无法阻挡或者说不能不顺应的潮流。
目前国内LED照明公司陆续设立电子商务渠道,电子商务成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渠道。无论是品牌大咖还是新兴品牌,进军电商领域的照明灯饰品牌数量越来越多,照明灯饰行业的电商市场潜力和发展速度也是出乎意料的。其中,阳光照明拟砸2000万进军电子商务渠道发展自有品牌“。洲明科技自2013年8月入股翰源,成立洲明翰源品牌以来,全力开展LED照明行业的O2O模式推广和运营,受到线上线下客户的大力支持。欧普照明、勤上光电、同方照明、阳光照明、三雄·极光、洲明科技等照明品牌都纷纷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了网上旗舰店,并取得不俗的成绩。来自天猫平台的数据显示,灯具灯饰品类的销量总体上升趋势明显:2011年3月份,灯具灯饰类产品销售额为5000万元;2011年”双十一“,灯具灯饰总销售额突破2亿元;2012年”双十一“,灯具灯饰品类的销售额就已达到6亿元,同比增长200%,其中照明类产品占比约为90%,家居照明表现尤为突出;2013年”双十一“这一天,天猫平台在售的LED产品达到了52290种,京东商城LED商品数为21616种,其中热销的LED产品品类包括LED吸顶灯、LED台灯等家居照明产品。
面对如此火热的电商渠道,LED照明企业准备好了吗?怎样才能在激烈的LED照明电商大战中“脱颖而出”?
二、 LED照明行业“跑路潮”终点在哪?
从整体大环境来看,今年上半年的LED照明市场情况并不如外表所看到的那么光鲜。
LED市场已经出现明显分化,有部分厂家”吃得比较饱“,另外的就境况比较惨淡,大半年过去几千万元的订单都不到,不少前几年和大厂抢单的中小企业已经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中小照明企业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大的照明企业一旦冷静下来想清楚行动起来,中小企业基本就没有还手之力。“行业内人士分析。近期有多家LED上市公司也加快了并购的步伐,留给中小照明企业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少。
近两年LED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但与此同时严重的跑路潮也让整个行业因此备受质疑,最终又引发LED行业的倒闭潮。按照目前LED行业动荡的表现:国内LED遭遇国外巨头打压,老板卷钱逃之夭夭后供应商空头支票堆积如山,最能反映当前LED行业的乱局。
据统计,自去年以来,跑路总数已经超过了140家,这一数字已经接近国内P2P平台总数的十分之一,跑路、倒闭还在不断发生的LED行业,究竟该如何自救?外来和尚打压,空头支票的问题整个行业又该如何应对?
三、 LED照明行业何时“断奶”
千亿扶持LED,对照明企业来说真的非常吸引人。但以往的补贴政策,市场似乎并不给政策”作脸“--已经正式铺开的补贴计划,正在因为效果与政策初衷的背离,而越来越遭到业内的质疑。
政府补贴企业原本是一种正常的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然而,近年来,政府对LED企业的补贴逐渐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本应是甜蜜到让LED企业相互”争抢“的补贴,为何如今让行业倍感”苦涩“?
目前来说,LED照明行业仍然存在产能过剩的危机,而政府补贴资金却不断流入,给其补贴也只是起到暂时性的延缓作用。从国家整体上来说,并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是一种盲目的措施,这与整个国家的利益是不相吻合的。产能过剩的问题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市场来解决。不合理的补贴乱象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扰乱了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要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激发企业活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还需要合理运用财政补贴政策,解决好政府乱象问题。
补贴制度如何进行?企业得以输血,后续何以维持造血功能?财政补贴是否真的落到实处,促进发展中企业的进程?
四、“LED专利战”如何少受伤?
从专利实力看,美、日、欧关键大厂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企业紧随其后,我国大陆地区企业的专利数量已经呈现增长态势,但是专利质量仍需提高,整体实力仍偏弱。从国家产业政策布局看,专利会成为未来影响行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LED产业整体来看,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国外企业已布下严密专利网,上游核心基础专利可突破空间有限。随着上游基础专利届满期临近,LED上游专利集中度日趋下降,厂商之间交互授权成为发展主流,会逐渐形成新的专利联盟态势。
从LED照明全球专利申请类别情况来看,国外申请人是以技术型专利为主的,但是我国的技术专利是以设计为主的。这是我国LED灯具市场长期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跟我国LED产业结构有很深的关系。现在我国LED产业是以金字塔的形式存在的,也就是说上游的技术门槛比较高,企业数量非常少;中游是属于技术和劳动力型的企业,数量比较多;最多的是下游企业,因为其技术和资金的门槛都非常低。所以说,虽然我国LED产业上游技术水平偏弱,但是国内的条件为LED产业中下游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而作为我国LED产业主要的战略引擎之一,外观设计专利是非常容易被抄袭的。相对于长达半年的专利申请周期来说,一款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能只有几个月,上市一周内就被抄袭的情况也是成了国内LED照明行业常见的现象了。
因此”抄得成功、抄得出色、抄得没人告就是牛逼“、”抄袭乃创新之母“、”抄本国人不对,抄外国人无罪“……这就成为了当下LED照明行业的怪状。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