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三年 LED“大咖”勤上光电是这样走过的
摘要: 2014年6月16日,勤上光电突然公告宣布:公司董事长李旭亮、副董事长黄冠志等四位高管因个人原因集体辞职。这一消息的传出,对于略显沉闷的照明行业来说,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
此外,勤上光电于2011年8月启动了“百城千店”计划,携手广大经销商在全国上百个城市计划营建上千家“光体验中心”。这是勤上光电继推出“A计划”、“B计划”后,在渠道拓展上的又一大动作。勤上光电当时表示,“百城千店”计划,也是其此后几年内持续发力的渠道建设项目。
年报显示,在2011年年度报告期内,勤上光电在上海、南京、厦门、西安、苏州、广州、中山等地陆续建立了“光体验中心”,以专卖店为主的终端销售渠道建设顺利铺开。此外,勤上光电还通过照明设计机构、照明工程实施单位,提升其在LED照明工程领域的美誉度和使用频率。
2012年,在国内市场方面,勤上光电在维护和强化原有渠道的基础上,继续全力推动“A+计划”、“B计划”、“百城千店”计划,不断完善市场布局和网点建设。从图表数据反馈可知,勤上光电2012年在渠道建设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当年开发代理商107家,建设完成终端零售店106家,其中,形象店12家、专卖店61家、专卖区33家,初步搭建起了勤上光电在全国照明市场的渠道框架。
而在2013年,勤上光电国内外渠道建设突然加快,引起众多业内人士关注。截止2013年底,勤上光电开发代理商417家,建设完成终端零售店1300家(含代理商建店),其中,形象店21家,专卖店430家,专卖区849家。
有行业资深人士表示:勤上光电2013年营业收入的大幅提升与前期渠道铺设成功不无关系,但渠道自身的风险性及不稳定性,也对勤上光电提出了新的考验。显然,在大流通渠道方面,勤上光电仍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用心去走。
值得关注的是,在工程渠道方面,勤上光电交出的成绩单一向亮眼。以2012年为例,2012年,勤上光电在众多标志性工程上屡有斩获,部分项目包括:两岸半导体照明合作项目——广州地铁示范工程采购项目(标段二)、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照明改造项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照明改造项目、国家体育总局各大球场照明改造项目、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LED产业项目之广百集团LED照明示范工程项目(标的总额1.6亿元,联合中标)等。此外,勤上光电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式辅助EMC模式在推广应用中顺利进行,整合“EMC”和“BT”等商业模式的优势,推出了“EMBT”商业模式。
为此,亦有行业人士质疑在工程渠道一向强势的勤上光电是否正面临“工程订单下滑,业绩增长乏力”之尴尬,然而这一切还有待市场及时间去验证。
项目观察
“计划”年年在推 成效褒贬不一
2010年,勤上光电推出“A计划”,致力实现“LED室内照明贵族产品平民化”;
2011年,勤上光电推出“B计划”,使得LED户外产品“宝马”配置“QQ”价格;
2011年,勤上光电推出“百城千店”计划,打造全国上千家“光体验中心”;
2012年,勤上光电推出“工厂孵化计划”,在全国各地“孵化”一批明星工厂;
2014年,勤上光电推出“照明替换创富计划”,携手共同掘金LED照明升级替换市场。
以上是《勤上照明替换创富计划》宣传手册上所描述的。从上我们不难看出,勤上近些年来一直都在积极运作市场,并期待通过一些项目或是计划的执行来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而对于单个“计划”的具体成效,很多同行及媒体在关注之余,也给予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以勤上光电的“工厂孵化”计划为例,2011年,勤上光电重磅推出了“工厂孵化”计划,旨在在全国各地“孵化”出一批明星工厂。该计划是由区域市场当地合作伙伴根据其在当地的市场资源优势,通过自行投资,由勤上光电有偿输出“核心照明模组、集约化供应链和专业解决方案”,并帮助合作伙伴打造自有品牌,成为所在区域具竞争力的企业。
当时,勤上光电官方表示,“工厂孵化”是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为了一部分合作伙伴而运生的模式之一,孵化工厂的核心模组均由公司供应。勤上光电以其多年成功探索经验和技术研发设计平台、规模化量产能力、商业模式及上市运作经验等为依托,引导具有资源及资金优势,迈向更高的发展台阶。2012年年报显示:经过一年的沉淀与发展,“工厂孵化”计划初步获得市场的认可,全年按计划签约完成10家“孵化工厂”,冲破区域壁垒,实现产品本地化。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