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无量的LED产品扩张严重
摘要: LED照明在大规模普及之后,将带来可观的节能效益。因此这个产业被认为是新能源领域的朝阳产业。这个产业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之下炙手可热,各路资本蜂拥而至。
段显春认为,目前中国LED行业的现状有两个特点:其一,企业多,但是盈利的企业不多。其二,投入研发比较少,技术跟国际上知名的企业还有差距。“真正的投入研发的确实不多,大家都是在照明应用方面花了很多的精力,在研发方面投入相对比较少。”
令人诧异的是,LED这种高科技的照明产品,很多都出自于一些小工厂,几把电烙铁,一堆LED灯具零件,就可以生产出LED灯具。正是这样的作坊式的LED企业,生产出非常便宜但质量低劣的产品充斥着市场。低价劣质LED产品不仅扰乱了市场价格,而且使得消费者对于LED产品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导致恶性循环。同样的一个产品,有的5块钱,10块钱,有的就能卖到50、100元。低价的产品品质肯定不会很好,当它流向市场以后,消费者把这些产品买回家,发现并不好用,就会觉得是LED产品不好,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
在段显春眼里,目前的LED产业是鱼龙混杂,而在LED产业密集的广东,持这种观点的业内人士很多,吴文锋就是其中一位。
广东亚一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吴文锋用了八个字来形容产业现状:乱七八糟、一塌糊涂。在产业发展之初,很多人都看好这个产业,各行各业、各方面的资金、各方面的人才都涌进来,LED产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膨胀得很厉害,但实际上LED产业出现了两个情况:产业很热,市场很冷,因此业内企业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恶性竞争、价格竞争,而产品的标准、规格迟迟没有统一。“样子一样但价格差异很大”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形成了一种恶性竞争、混乱竞争的状况。
LED产业这种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使得很多的LED企业无利可图。再加上今年出口形势严峻,企业没有核心技术,靠买别人的核心技术,成本大大增加,很多LED企业举步维艰。
“这次我们广州刚刚结束了一个光亚照明展,全中国做LED产业的企业基本上都参加了这次展会,在展会结束的时候,主办方邀请了前100名的中国做LED的企业参加了一个答谢晚宴,主持人开了一个玩笑,说做LED的老板都这么瘦,大家就哄堂大笑。”吴文锋讲述了这样一个看似笑话的故事,但这的确反映出了产业的现状:在这个投入大、赚钱少的领域,大家都吃不好、睡不好。
在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节约用电成为世界各国共识。无论是欧美等发达国家,还是日韩等周边国家,都制定了白炽灯退出市场的时间表,我国也不例外。这意味着,我国上千亿元的照明市场蛋糕正等待瓜分,同时由于政府的扶持补贴政策,LED照明行业犹如注射了一针兴奋剂,不失时机地加入了这场狂欢。同时,在这个需要高额投资的高科技产业中,由于有了资本的疯狂追逐,使得产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膨胀的结果带来了恶性竞争,也让这个市场变得良莠不齐。在民用市场还没有认识这个市场以前,已经出现了行业洗牌的残酷景象。
从2009年开始,国内一度掀起LED产业的投资热潮,其中70%的资金投入到了门槛较低的中游下游的封装和应用领域,根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下游LED照明应用领域投资总额为230亿,而2011年应用领域的投资额高达400亿。但是从今年初开始,LED产业投资开始出现了大幅下滑。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会长董云庭告诉记者,今年一季度只有100多个亿,同比下滑60%。
事实上,由于出口下滑、缺少核心技术导致利润减少、产业无序竞争等种种问题的存在,从去年开始,国内中小LED企业频频倒闭——截至去年底,仅深圳一市,倒闭的LED照明企业就超过80家,广东佛山,2011年中亦有将近一成的LED照明企业倒闭,东莞、中山的LED照明企业也深陷倒闭寒潮。
面对这个问题,董云庭给出了回答。“我们中游的企业有一百多家倒闭的,这个下游企业有300多家企业倒闭的。为什么?从产业链,从价格链这个角度讲,利润主要集中在上游,上游占了70%左右,中游也是封装了10%到20%,应用也是10%到20%,我们始终是在价值链的低端,一般你这个同质化竞争有了以后,价格就明显下降,利润就不断地下滑。那么企业就难以为继了。”
LED产业由热转冷,阵痛不可避免,而且这种行业调整洗牌对于整个LED产业来说也并非坏事。由于整个产业的混乱和企业实力较弱,已经导致了这两年倒闭了一批企业,也有一批新的企业进入,达到了一个“洗牌”的效果。通过洗牌,实际上完成了整合并购重组,产业随之就会慢慢走上规范的路。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良海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尽管目前整个LED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等困境,但真正技术过硬、品牌竞争力强的LED照明企业并不多,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中国是照明的生产大国,但是中国不是品牌的大国,中国大量的照明的产品都是为别人做贴牌生产。传统照明向LED照明转化的过程为很多企业提供了一个让自己转型为品牌企业的机会,同方也希望能抓住这个机会。
同方依托清华大学顶级光源研发专家团队的技术力量,在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开发、研究、引进等,拥有了与国际接轨的技术力量。如今,同方已形成了LED外延片、芯片制造及终端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到商业及城市景观照明完整的产业链和规模化生产,下一步就是让技术水平能够真正地跟国际水平接轨,推出的LED芯片的产品能够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
目前,同方公司已在北京、沈阳、广州、深圳设立四大产品设计中心,并计划两年内完成华南、华东、西南地区三大LED照明光源生产基地建设,实现年产LED照明光源3000万件和LED电视背光模组500万件,并实现产品的封装,年产值超过50亿元。目前同方的技术水平比较接近国际水平,不仅在南通建立了一个制造基地,还建立了一个研发的基地,这个研发基地在中国是投入最大的。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