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灯光:一场关于LED的“华丽分身”
摘要: 本月18日,广州光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应邀前往广州市珠江灯光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交流,并了解到珠江灯光LED照明产品将亮相广州国际照明展。
在采访中,阿拉丁照明新闻网记者对“珠江灯光”为何会选择在这个时间转向致力于LED领域的发展这一问题颇感兴趣。赵福荣对此回忆说,事实上,珠江灯光涉足LED照明领域,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时候,涉入了景观照明的部分。“但景观照明在2008年的时候在公司占的定位还是属于副业的部分,主业还是在舞台灯光,因为管理等各方面原因在这一块没有发展太多,当时慢慢就被搁置了,把精力都回到舞台灯光上。”有过前期一段时间涉足LED照明的教训,也让“珠江灯光”拥有了一段涉足LED照明的宝贵经验。“直到了2011年尾、2012年初,现在我们又看到整个市场慢慢成熟,于是决定了再度进军!”
从11月到如今的5月份,“LED事业部”成立超过半年的时间,目前为止的发展状况又是如何?赵福荣的回答显出了一种自信和谦逊,“LED事业部的发展从去年开始至今,算是把这‘一扇门’打开了。我们正在招兵买马、战略布局、排兵布阵,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当中。因为我们每一项工作必须是围绕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这个非常关键。在半年的运作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前期的定位在市场调研结果与真实的市场情况还是有点偏颇,我们也在不断地调整,实际上,经过在这半年的发展时间我们已经很清楚我们的LED照明要走到什么样的方向而去。可以说,市场怎样定位我们已经比较清晰了,在逐渐前进当中,也是我们不断完善的过程。”
“非量产不意义” 达标产品要从实验室“走出来”
据透露,目前“珠江灯光”的LED照明事业部的产品涉及的领域分为两部分:景观照明和室内照明。赵福荣说,在即将到来的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上,“珠江灯光”将以112平方米的展位面积,亮相在大众面前。“其实今年参展,对‘珠江灯光’来讲确实有点仓促,毕竟时间太短,要求全拿新产品展示不太现实,开发新产品需要至少3-4个月的时间,光是开模都需要45到60天的周期。”但是 针对LED照明市场,“珠江灯光”公司近期还推出一些新品。
赵福荣分别以一个室内照明、一个景观照明产品作举例说明。他介绍道,在室内商业照明领域,一直以来T8管都是较常见的应用产品,“T8管在市场上一般1.2米的18瓦,普通的一个产品整个灯管的流明数是1500-1600,但是换到我们目前做到的单瓦的出光效率大概在85流明左右,就是目前比较常规的、通用的。我们现在是做到105-110流明,能做到这么高,全赖我们的技术团队经过了大约两个月时间的艰辛探索。我们现在有一个大客户,他们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一个很严的标准。”赵福荣表示:“事实上如果是限定一个指数,如单瓦的出光效率或成品的出光效率指数,很多企业都可以做到,但谈到限定瓦数,压力就非常大,不是一般的企业可以突破。我相信也有很多拥有自己研发团队的企业都可以做到,但做出来的成本是不是企业想要的,这是一个关键。成本太高,客户无法接受,所以说实验室出来的产品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都希望做出来的产品除了达到标准,还一定在后面实现量产。”
赵福荣说,这一产品将会在最近举行的广州国际照明展上看得到,“大家将见到的产品从外观上看跟同类型产品没有太大差别,但是产品内里肯定是不一样的,以我们的方案,这个产品的出光效率就比较高。当然可能大家也会听说到有企业的产品做到130-140流明,但我个人认为这个可能性非常小。”
在赵福荣眼中,照明产品不论是应用于室内还是户外,稳定性、可靠性是非常重要。“在‘珠江灯光’户外景观照明产品方面,不算新颖,但同时是也有很多企业只是想到而没能做到的。”一般而言,外部的环境都相对比较恶劣,照明产品在户外使用是一个挑战,灯具最大的隐患就是在防水方面的好坏,“这个是非常关键,大晴天里户外灯具一般都不会出什么状况,但是一旦下雨,尤其江浙一带的梅雨天气,连续下一个月,灯具就承受不了。”
赵福荣讲述了之前去一趟河南某旅游景点观光的经历,那时候那边的景观灯光刚做好,远看灯光效果断断续续没有规律,他开始以为是调控的过程。出于职业的敏感,在一天晚上的7点半左右,赵福荣特意爬上了半山去一看究竟,发现事实上是防水没有做好,局部灯具出现了问题。“暗了的灯原来都是灭掉了,因为山上全是小树覆盖,降水一般不容易挥发掉,水汽在里面很浓,结果水都渗进去,把灯具里面全破坏掉了。我们一旦遇到这样的问题就会特别紧张。所以,我们的户外产品除了在光的均匀度问题上下功夫,例如在二次配光上自己开模,也会在防水问题上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例如会增加使用国外生产的呼吸器产品,为灯具最大程度提供保护和质量保障。”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