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10%-20%LED企业“猝死”,中山陷低价恶性竞争

2011-09-29 作者:LEDth 来源:新世纪LED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对于中山众多LED企业而言,今年似乎没有过上一天安稳日子。据统计,全国有10%~20%的LED相关企业在今年内倒闭,其中珠三角占了绝大部分。只不过,倒闭成为这种亏损更糟糕的表现形式。一方面,企业如潮水般涌入这个行业,另一方面,市场无法达到预期值,导致LED企业集体“猝死”。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1W的灯珠大多有2~3年的质保期,而0.75W的只有1~2年。实际上,记者还找到了0.5W的灯珠,但是连店家都对这种产品没有信心,这种规格的灯珠售价可以低至0.6元左右。“坏得非常块,还是用好一点的吧。”某店家说。

  除了配件环节可能出现采购劣质品而以优质成品的名义销售外,消费终端环节也可能出现故意采购质量无法保障的产品的现象。一家LED灯具专卖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有顾客就是要采购价格低的产品,因为他接的是楼体亮化的订单,节假日才会亮灯,这样这个顾客能赚取更多的中间利润。

  佛山照明灯具协会会长、凯西欧照明总经理吴育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去年5月,自己所在公司与深圳某公司签订协议,后者为前者提供总量1.5万支的LED灯。但到了交货时却发现,产品合格率只有20%。当他要求退货时,深圳这家公司称,他们采购产品的那家公司已经倒闭了,老板不知去向。

  中山市鸿宝电业有限公司品牌经理黄春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行业混乱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容易使市场对整个LED产品信心不足,反而有可能使产业越做越小。

  业内人士称,这种不惜一切代价打价格战的做法,扰乱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企业没有动力投入研发,而是以投机心态拼命做低价格。这种做法又降低了LED产品质量,最终陷入大面积亏损的恶性循环怪圈。

  LED成早产儿?

  中山大家亮照明电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发乾认为,“LED热”背后更多是来自政府的推动,市场并没有真正成熟起来。在他看来,LED进入家庭才刚刚开始,由于动辄五六倍的差价,一般消费者根本无法接受。黄春平也坦承,公司有近50%的业务来自政府工程项目,家用产品很少。

  根据业界的普遍预测,LED真正进入家庭还需5年时间。由此带来的一个疑问是:除了政府买单外,谁还愿意购买LED产品?

  另外一个问题是,由于LED照明技术依然不够成熟,致使部分LED路灯光衰非常严重,而高挂的路灯需要专业人员及专业设备才能够更换,企业因此耗费巨大人力物力。作为政府一方,表面上是使用了更先进的路灯,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不过,吴育林并不赞成LED主要由政府推动这一说法。他说,今年自己企业的外销订单依然增长很快,LED产业的发展非常广阔。

  黄春平对记者说,为了保证质量,公司丢了一部分订单,但是他觉得值。他表示,公司目前的核心任务依然是抓质量、打品牌。“这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之策,”他说。

  “在痛苦中仰望未来。”一位行业评论人士如是评价LED产业的现状。(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