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坚定在LED上游做文章
摘要: 来自海内外光电行业的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对光电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人才战略、市场前景、技术发展等方面发表了意见和看法。
■技术发展
核心技术VS追逐利润
东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冷晓明说:“有人认为在做封装以及市场等中下游的产业链条同样可以赚钱,同样可以发展做大,因此,可以专注于中下游的封装和市场,而无需往上游的芯片、外延片的方向发展。但我觉得,对于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创新,其发展是没有后劲的,因此,我认为东莞在LED产业发展方面,还是要做上游产业,并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掌握核心的技术,我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够得到真正发展。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别于其它产业的发展模式。”
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叶景图表示,从整体来讲,目前,LED产业在关键材料和关键技术上都有待继续加强。生产外延片的炉子(即MOCVD),目前主要掌握在美国和德国两地,订购的设备,要排期到后年才能拿到货,我们明显感觉到受到制约了。其次,在LED的驱动电源方面,我们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在电源的稳定性和耐用性等方面还不足。
郑有炓认为,产业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关键看是否能赚钱。要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目前,企石是做下游的应用产品比较适合,可以把这种优势扩大。下游产品,也要求其技术创新,比如同样的手电筒,有的有人买,有的就滞销。比如衣服,同样都是制衣厂,有的利润就很高,有的就是亏损,关键的是靠技术创新来获得盈利和产品利润。
对于芯片和外延片上游的产业,因为其科研经费需求大,因此要注重投资,企业要在长期的投资研发中站得住脚。在投资方向方面,可以尝试“引资控股”的方式来进行经营。比如,引进外资49%,但政府或者当地企业控股51%,这样,政府就可以按当地的产业发展需求,来进行调整产业布局了。 (编辑:ZQY)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