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LED强芯战 LED开始快步走时代
摘要: 国家、省、市这三个“亮灯工程”的相继启动,不仅仅点亮了东莞城市的路灯,更重要的是在金融危机过后,在东莞内点亮了一把火——战略性新兴产业LED由此进入了“快步走时代”。
与此相应,LED的发展是边开花边结果。据中国半导体联盟秘书长吴玲介绍,在上个世纪60年代光效0.11瓦提高一千倍,到达了现在的110瓦,这个过程中一直不断有应用产品出现。作为白光照明,还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标准”的不断变化,反映的是LED技术的不断进步。
正如“大功率”LED光源的定义不断调整一样,照明用LED的标准也在“由无到有”中不断地得到完善。2009年,东莞勤上光电担纲制定了广东省LED路灯的地方标准。由于当时的标准参照了勤上光电,受到了业内的不少“抵触”,而到了今年,这个标准对很多企业来说已是“小菜一碟”了。
然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照明用LED的标准还是相当欠缺,尤其是上游的外延片和芯片技术,其检验和测试标准还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
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自力坦言:“国内没有相关的检测机构可以检测到LED芯片的功率、寿命等情况。”
东莞的真“芯”英雄梦
照明用LED产业链条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产品标准的不完善,更重要的是发展方向的“不标准”。专注于市场攻关而忽视核心技术的攻关,是东莞LED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尽管东莞已在LED、小尺寸平板显示等新兴战略产业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却面临着新兴产业所占比重不高、规划起步较晚、核心技术和高端人才支撑力不强、缺乏有影响力的旗舰式企业、整体竞争优势不明显等瓶颈制约。
前不久,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表示,东莞已对LED等新兴产业做好了发展规划,今年内尤其要积极推动新兴战略产业“五年倍增”计划,出台资金扶持、项目建设、政府采购、市场拓展、人才支持等方面的配套优惠政策,力争用五年时间,将包括LED在内的几大产业培育为引领全市发展的主导产业,实现新兴战略性产业工业总产值比现在增加一倍。
然而,看到政府在财力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不少企业似乎“迷茫”了。不少企业由此只盯上了政府投入的钱,开始打“擦边球”。
“芯片和外延片的研发要投入太大,少则几个亿,多则数十亿元。我们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财力。”科磊得电子一位相关人士向记者坦承面临的难题。据介绍,目前我市研发LED芯片的只有福地电子,外延片也只有中镓半导体在开发。而担纲制定广东省地方标准的勤上光电,未曾涉足芯片和外延片的研发设计,其它小企业也因资金和技术等困扰而不敢涉足。但他们却热衷于把目光投向了“艺术灯光”、“文化灯光”等领域,表面上是迎合东莞甚至全国对“照明文化”的市场需求,实际上是在谋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企业为利润而生存无可厚非。东莞有着发达的制造业基础,让文化艺术与东莞的制造业谈一场恋爱,本来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但在选择普通照明研发和“艺术灯”方面看,他们更乐意发展“艺术灯”。
东莞一位知名LED企业的负责人表示:“一个LED灯具值多少钱是可以量化的。艺术是无价的,因此,灯光照明艺术也是无价的。这里的利润比单纯制造加工LED灯具要几十倍。”而这个想法,在业内能引起很大共鸣。“现在大家都在争夺市场,至于芯片等核心技术研发,我们还是要积累足够大的资本才有底气开始涉足。”
尽管有政府投入那么多的资金,还有人才和优惠政策,LED产业最终或许还是徘徊在封装和市场等产业链中下游,补贴最终还是停留在“全球LED封装中心和最大的产品生产应用基地”的层面。而占据LED灯具成本近四成的芯片和外延片,或会继续依靠进口。
其实,为了让东莞有一颗属于自己的“芯”,东莞市政府对福地电子“关爱有加”,仅今年就投入了近2亿元资金扶持其进行LED芯片的研发等项目。目前,对芯片和外延片这些技术高坎还在苦苦攻关的,东莞只有福地电子和中镓半导体。而福地电子到目前还在进行最终试验阶段,大功率(1W以上)LED要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才能量产。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