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LED行业:需求看好 景气度受制产能过度增长

2009-01-16 作者:未知 来源:华泰证券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照明行业已经经历了三代产品,他们分别是第一代电光源:白炽灯(卤钨灯)、第二代电光源:荧光灯(日光灯、节能灯)和第三代电光源: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D),目前正在向第四代电光源----半导体照明发展。

  核心专利是五大厂商维持统治地位的利器

  五大厂商对LED 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收入上,更重要的是对技术的垄断。据统计LED50%以上的核心专利都掌握在五大厂商手中。不过早期日亚在专利方面又有优势, 2002 年以前,日亚凭借1991年至2001 年间取得的74 件基本专利,涵盖了LED 结构、外延、芯片、封装的制造全过程技术及荧光粉等相关原材料,在LED 领域具有绝对垄断地位。这个时期,日亚主要依靠构建专利壁垒及专利诉讼阻止其它厂商进入市场与其竞争,以获取高额的独占市场利益。

  CMP Consulting曾经对1992年至2003年6月间美国、欧洲和日本GaN 基LED专利共计14609 件进行研究,并对其中最重要的1038 件专利加以分析,最后将有系列性的专利归合为一,共得到235件本领域得核心专利。

  运用专利联盟

  随着Osram、丰田合成、Cree、Lumileds 等公司在LED 领域拥有的专利数不断增加,2001 年起专利诉讼的方式已经开始损及自身。使其不得不更改专利授权的态度,分别与上述公司达成了专利和解和授权协议,形成所谓专利联盟。

  但对外,一旦有新型企业威胁到各自利益,专利诉讼会随即发生。

  例如:2008 年5 月日亚在英国控告韩国首尔半导体及其产品销售商侵犯了日亚专利权。其实此前日亚分别于2006 年和2007 年于美国、日本及韩国就相同专利控告首尔半导体侵权。而去年台湾厂商晶元(Epistar)因被Philips Lumileds 控告侵权其拥有的718号专利而被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出禁令,禁止晶元的OMA、MB 和GB 系列led产品进口到美国,连包含该LED 封装型LED 产品及其组成的电路板都不能进口到美国,导致晶元停产该类产品。

  与此同时,随着拥有核心专利的公司进一步增多,五大厂商一方面挥舞专利大棒,另一方面又更加积极地通过专利授权扩大自身在LED 市场的影响力,并通过台湾及韩国企业的授权代工来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

  关键设备也由欧美和日本厂商提供

  目前MOCVD 设备制造商主要有两家:分别是德国爱思强(AIXTRON)公司和美国VEECO 公司。著名厂商英国THOMASSWAN 公司已被AIXTRON 收购。另一家美国公司EMCORE 则在2003 年被VEECO 收购。AIXTRON 公司(含THOMAS SWAN 公司)大约占60%的国际市场份额,累计销售超过1000 台,而VEECO 公司占约30%。其它厂家主要包括日本酸素(NIPPON Sanso)和日新电机(Nissin Electric)等,其市场基本限于日本国内。此外,日亚公司和丰田合成的设备主要是自己研发,其GaN-MOCVD 设备不在市场上销售,仅供自用。如果按生产能力计算,2006年GaN-MOCVD 设备在全球市场的主要分布为:中国台湾地区48%,美国15%,日本15%,韩国11%,中国大陆7%,欧盟4%。值得庆幸的是MOCVD的主要厂商虽然为欧美,但最大的两家AIXTRON 和VEECO 都是单纯设备制造商,不会对新进入厂商构成进入障碍。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