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LED行业上游制约下游

2009-02-17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LED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随着制造成本的下降和发光效率、光衰等技术瓶颈的突破,LED(半导体光源)优势日趋明显,其全面取代传统光源已为时不远。但出于技术上的制约,LED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差异很大,上游产品技术难度极高,而下游的封装和应用进入壁垒很低,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只能聚集在产业的末端。

  芯片制造更依赖于设备和管理的精细化,台湾企业整体制造优势明显。与之相比,尽管内地自制芯片产值占总产值中的比重在2006年超过了11%,但产量总和不及台湾地区的1/4,而且多为低端产品。

  芯片技术主要方向是提升出光效率,而提高芯片的外量子效率是关键,在很大程度上要求设计新的芯片结构来改善芯片的出光效率,如表面粗糙化、倒装芯片技术等。

  国内芯片制造厂商主要有大连路明、深圳方大、江西联创、厦门三安等。2007年国产GaN芯片月产能达960KK,同比增长60%,国产率也提升到了35%,光效已达到80Lm/W, 可以取代传统灯泡或卤素灯,但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芯片的可靠性差,尤其是光衰太大,竞争优势不明显。

  下游:整合不断,传统巨头更具优势

  国内从事LED封装和应用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表面上看,有些企业都已具备一定的规模,部分企业在2006-2007年的利润率甚至超过20%,但我们对此并不乐观。

  以LED显示屏为例,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联创健和电子、艾比森光电等企业已经打入国际市场,可这些企业主要靠低成本而不是性能优势取胜,进口显示阵列的价格一般在10000美元/平方米,而国内厂商的价格只有1000-2000美元/平方米,而且多数出口产品是为外国企业贴牌(OEM)。同时,国内企业销售收入很少能够突破3亿元,平均规模与国际行业龙头有较大差距,而2007年,美国Daktronics和比利时Barco的销售收入分别达到4亿美元和7.47亿欧元。

  国内企业所宣称的“知识产权”大都是价值不高的实用新型专利,主要用于解决大功率LED散热、二次光学以及白光封装等简单的技术问题。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