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LED行业上游制约下游

2009-02-17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LED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随着制造成本的下降和发光效率、光衰等技术瓶颈的突破,LED(半导体光源)优势日趋明显,其全面取代传统光源已为时不远。但出于技术上的制约,LED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差异很大,上游产品技术难度极高,而下游的封装和应用进入壁垒很低,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只能聚集在产业的末端。

  遗憾的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的LED行业就从兴旺走入困境。奥运会后仅两个月,企业订单骤减、价格暴跌,现实与想象大相径庭。

  产业最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受创也最为严重。在我们调查的几十家企业中,第四季度产品平均价格环比下降了20%以上,订单减少了一半,有1/10的企业被迫停产。尽管地方政府极力扶持,如广东计划上马“千里十万”工程,建设1500公里左右约10万盏路灯的示范项目,其中东莞计划增加22100盏LED路灯(原则上供应商选择限于当地企业),但还是难阻颓势。

  LED无疑是一个空间巨大的朝阳产业,但现实的巨大的反差让兴奋犹存的从业者措手不及,原本乐观的投入结成了尴尬的苦果。

  很多人将LED产业出现的问题归咎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认为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导致整体需求萎缩,使得市场规模变小、订单减少。还有人认为,各国LED标准陆续出台对习惯于非规范性生产的中国企业,尤其是下游企业造成了冲击,而且LED产品价格偏高,大功率的LED售价几乎是同等功率节能灯的十倍。

  对于价格暴跌,有人认为是由于日本日亚化学等行业龙头调低了白光芯片的价格,引发大家跟风下调,加之中国台湾的一线大厂在2007年对市场乐观预期而盲目扩产,最终出现产能过剩。再加上临近年底,厂家纷纷抛售存货加快资金回笼。

  这些外在的影响无疑存在,但只是表象。实际上,制约LED发展的根本因素还是技术,以及由于技术制约造成的产业结构不均衡。而中国特有的盲目决策,也使得多数企业定位于非常不利的产业下游和低端市场。

  下游产能急速扩张导致供求失衡

  巨大的市场需求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就会有一个舒适的发展空间。供给,或者说竞争,与需求一起决定了企业的盈利水平,而惨烈的竞争恰恰是挤在产业末端的中国企业无法摆脱的困境。

  中国LED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家电业非常相似。巨大的市场激起了市场的投资热情,可以用狂热形容,而下游环节由于进入壁垒低,产能扩张容易,这种“短、平、快”的经营模式总是更得中国草根企业家们的青睐。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