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LED行业上游制约下游

2009-02-17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LED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随着制造成本的下降和发光效率、光衰等技术瓶颈的突破,LED(半导体光源)优势日趋明显,其全面取代传统光源已为时不远。但出于技术上的制约,LED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差异很大,上游产品技术难度极高,而下游的封装和应用进入壁垒很低,缺乏核心技术的,中国企业只能聚集在产业的末端。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LED行业中小企业的浮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照明行业巨头们之前一直按兵不动。它们等待的是更好的进入时机,当市场、技术都成熟的时候出手。如今GE、Osram、飞利浦、夏普等企业开始大规模进入LED产业,国内照明龙头佛山照明也加大了对LED产品的投入。大企业纷纷利用品牌、产品质量和手中掌握的客户资源、渠道优势,在下游进行大规模渗透。

  台湾地区企业在LED封装等下游领域仍具有优势,光宝科技、宏齐光电子、亿光电子、佰鸿工业等企业为了应付大陆的低成本冲击,纷纷向大陆转移产能,同时尽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从2004年华上并购胜阳开始,台湾LED 企业就展开了大规模的整合,元砷合并联铨,晶电与国联合并,再合并元砷、连勇(表3)。

  这些传统照明巨头的进入和LED产业龙头的强强联合,给原本弱小的国内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作者供职于威士曼资本集团

  LED市场的经济学解释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旦成本降至足够低(初置成本接近传统灯具),LED照明市场的增长将是阶跃的、爆发型的。

  虽然使用LED灯具的实际总支出低于普通光源(图2),但多数消费者在选择时的出发点仍是购置价格。由于LED产品的绝对价格比传统光源高出一个数量级,成为消费者选择时的障碍。这一现象与很多其他节能业务颇为相似(如变频电机、合同能源管理等)。

  LED市场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存在巨大的替代性市场,另一方面是技术和成本上的突破速度不断地超出预期。与新兴市场不同的是,从经济学上看,替代性市场表现出来的效用函数是一条直线(或接近一条直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时与消费预算线的交点是一个角点解(即最终低价产品完全替代高价产品)。(编辑:PCL)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