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策划】夜景|景观照明频道2012精彩回放
摘要: 阿拉丁照明网夜景|景观照明频道推出2012年年终策划,本策划将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频道策划回顾、领域专家专访合集、相关规定出台整理、相关协会成立整理以及频道2012结语等,总结2012年全年夜景景观照明的动态,并作前景分析,以飨读者。
辞旧换新,我们已经走进新一年。在传统的农历新年到来之前,回顾2012,阿拉丁照明网夜景|景观照明频道及时详尽地发布了多个地市出台相关的城市夜景景观照明管理规定,多个地方协会成立等行业热闻,读者喜闻乐见的景观照明市场分析及资料案例欣赏,还有本频道的独立主题策划、专家专访稿件合集等。可谓“精彩不断”。
阿拉丁照明网夜景|景观照明频道推出2012年年终策划,本策划将分为五大部分,分别为频道策划回顾、领域专家专访合集、相关规定出台整理、相关协会成立整理以及频道2012结语等,总结2012年全年夜景景观照明的动态,并作前景分析,以飨读者。
Part1、频道策划
焦点阅读:每夜·景NO.3 广州沙面夜景最异国
阿拉丁照明网夜景|景观照明频道策划“每夜·景”,第三期带来广州沙面异国风情夜景。一个小岛围住了若干异国风味的老建筑,岛上小路蜿蜒,小情侣散步赏月最甜蜜不过。走到江边,宽阔的白鹅潭又豁然开朗见明月。沙面,宛若广州珠江上漂浮的西洋画。
沙面乃广州荔湾珠江边上的小岛,南临白鹅潭,西隔河湾与黄沙相望,北、东两面有濠涌与市区隔开。全岛呈椭圆形,仅0.3平方公里。在19世纪中期曾沦为英法租界,先后有19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岛上现存169幢西洋建筑,其中53幢被列为文物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1996年底,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区,有“羊城第九景”之称。
一年前,为推进沙面步行区建设,荔湾区计划分布推进沙面文化休闲步行化,根据沙面实际情况进行路面修饰。为了配合步行化,有关部门对全岛灯光也一并进行了升级改造,分别设置特色灯饰、灯幕、大型户外LED屏幕等,展现一个流光溢彩的沙面岛。
经过整饰的沙面岛,古老建筑的灯光都经过特别编排。为了避免过多的光亮影响居民和游客,选择较强烈照明的建筑将主要是公共建筑,住宅上的灯光则采取较低程度的照明,只在建筑顶部和表面采用轻微的泛光,不会影响到里面的居民和游客。在灯光配合下,古老建筑也焕发新彩,但却将韵味在夜色和灯光中尽情散发。
相关阅读:
>>>>>下一页:相关规定出台
[NT:PAGE]
Part2、相关规定
焦点阅读:《天津市城市照明管理规定》2013年2月1日施行
近日,经天津市市政府第9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天津市城市照明管理规定》正式公布,并将于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规定》提出城市功能照明设施完好率应达到95%以上,主干道路亮灯率达到98%以上,次干道、支路亮灯率达到96%以上。城市功能照明设施附近的树木与其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米。因树木自然生长而不符合安全距离标准的,养护单位或者养护责任人应当通知有关单位及时修剪。经营性场所、户外广告、游乐场所、公共交通、商业街区等景观照明设施应当每日开启,其余照明设施周末及节假日开启,时间将根据季节变化发布公告予以规定。此外,《规定》要求市民保护城市功能照明设施,对于违规行为处以金额罚款。
相关阅读:
>>>>>下一页:协会成立
[NT:PAGE]
Part3、协会成立
焦点阅读:北京城市照明协会成立 研究行业标准问题
2012年3月23日,北京市城市照明协会成立。北京市市政市容管委表示,照明协会将有效增进照明行业交流,加快技术和管理创新,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推动首都城市照明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城市照明工作围绕建设“人文、科技、绿色”北京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任务,取得了长足发展。照明协会则将凝聚全体会员的力量,紧密围绕本市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开展工作,结合行业实际,研究行业标准,制定行业规范,不断提高北京城市照明的发展水平。
相关阅读:
>>>>>下一页:专家视角
[NT:PAGE]
Part4、专家视角
焦点阅读:陆章谈夜景照明当重“照明”少“艺术”
结合12月15日于深圳举行的阿拉丁照明网“第五届光影空间六方国际峰会”上嘉宾的主题演讲,近日,北京飞东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陆章在中国高级照明设计师论坛上谈及一些体会,总结为景观照明的可持续发展。
十年以后室外照明设计前途渺茫
陆章(博客)表示,此次探讨主题灵感来自于深圳市金照明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强在阿拉丁照明网深圳六方峰会上提出的几个尖锐问题:支撑景观照明发展的主要源动力是什么?这种源动力是否长久?趋势是增强还是减弱?
针对这些问题,他先提到一件事情。一天他遇到一个学照明设计的学生,学生问“到底是学室内照明设计好还是室外照明设计好”,陆章实在答不上来,学生还是让他回答,于是陆章就说“你学室内吧”。学生不解:大家都说学室外好,你为什么推荐我学室内呢?
陆章说:“我当时对他说,‘室内没有室外那么好,但是十年以后室内会非常好,室外设计有可能十年以后没有饭吃’”。他还说道,“那天说完以后我确实没有很多地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后来我为什么会这么想?潜移默化中寻找这个原因,就是‘源动力到底怎么样’。”他认为,国人是影响景观照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所谓国人,即政府官员、照明人、普通老百姓等,范围很广;然而,如今景观照明需求很大一部分来自政府,老百姓基本不关心。他表示自己感觉到政府作为源动力之一已有些疲软,十年以后不知道将会产生何种变化。
纵观现今国内的景观照明市场,供需两旺,蛋糕大,抢的人也多。然而,还值得关注的是相对应的景观照明政策。近期,甘肃省等地出台了省市节能减排规划,规划表示将鼓励城市继续加大城市照明工程的力度,保证以城市道路照明为主的功能照明,适当限制装饰性景观照明。
提出几个“可能多余的担心”
景观照明下一步该如何走?一部分业内人士也或多或少地表示过此类忧虑。陆章参与过全国各地多个城市的景观照明工程项目,是业内资深的照明设计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照明界的老兵”,他也存在着几个“可能多余的担心”。然而,他表示,将问题提出来目的是为了引起重视、引发思考。
第一、自己做死
“我真正遇到了做死的场合,夜景照明把自己做死,已经没有办法了,没有办法再实现领导的意图了,就是光环境太恶劣了,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地方晚上比白天还亮,所以所有的照明照的没有效果。”陆章说。
第二、负面效应累积后的批判
“这些我们没有见到,但是以后会越来越多。”陆章说。
第三、会不会突然休克?
“突然休克全国范围内不可能,但是局部的城市完全可能,因为我已经遇到了,我见到了这个场所,领导人当时发火了,‘什么玩意?我看这个东西没有任何美,除了乱就是俗。’一把火发出这样的话还能做吗?这是我亲眼所见,全国至少有一两个城市这样说过,从此不要再做了。”陆章表示。
夜景照明“艺术”少一些“照明”多一些
危机危机,有“危”必有“机”,问题是存在的,但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有的,针对以上提出的“担心”,陆章对国内的景观照明设计提供了几点建议。
首先他认为要减少“经验”交流,加大教训的评估与沟通。“很多次我感觉到,教训的沟通比经验更重要,就夜景照明而言,颇具争议的话题很多。不可否认,国内数以万计的夜景照明项目中,真正算得上成功的可谓凤毛麟角。从交流层面来说,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少,而教训更多。”他说。
第二个方面,他认为,照明设计师要适当改变自身的知识能力方法结构。“我遇到一些学生是学照明的,他们想就业,我看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当时我想到一个问题,他们这些老课程不学,全部学新课程,现在在我们这个行业很难找到饭碗,他们学的课程和市场所需要的有距离,到底是他们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我考虑了一下,作为我们这个团队也需要改变知识能力结构。”他坦诚地谈到自己的基本感受:“艺术”少一些,“照明”多一些。
他补充说明,“艺术少一点”的概念并不是少,而是更要注重“照明多一些”,因为设计师团队的照明基本功少了。“主动创意少一些,原汁原味多一些,现在一说夜景照明就是创意,也有人问我,夜景照明怎么创意?我实在回答不了,最后正好有个同学给我看一个作品,他说老师有人说我这个作品太中规中矩,没有灵感。正好两个人在一起,我突然能回答了,我说建议你中规中矩的手法做下去,灵感是很难培养出来的,做一个设计的创意不可能指望灵机一动就想出来,灵感是大量的中规中矩的实际无限累积以后的迸发。”陆章表示。
此外,他还认为,“宏伟的东西”要少一些,“基本的东西”要多一些。他表示现今提及“好的灯具”动不动就是“芯片”,但是根据近几年来做工程的感受,觉得LED灯整套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远比芯片的品牌重要。“所以我这次提出来作为我们这个团队思考的东西就是基本的东西多一点,有时候我和国外的设计师包括欧洲的,和香港的交流多一点,他们跟我们最大的区别,国外设计师对灯具了解很透彻,非常容易沟通,而我们的设计师很多都不懂。”陆章说。
增强景观照明正效应培养需求源动力
景观照明市场巨大,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二、三线城市,景观照明都发展迅猛。面对这一现状,陆章认为,避免中心城市犯过的错误在二、三线城市重现是当务之急。
我们该做些什么?陆章提出了演讲中最后并且最核心的问题。他提出了三点看法。
第一,做好项目,增大正负效应比来培养源动力。希望有朝一日夜景照明不是靠政府推动,而是正效应已经让大家看到,然后自身能增强这种源动力,那就最好了。
第二,加强项目具体目标论证。做景观项目一定要多考虑具体目标,就是到底为什么要做,不做行不行?做了到底为什么,是不是只是为了好看?所以要讲究投入回报。
第三,注重“最后一公里”(详见:《崔鲜明:“最后一公里”照明设计可仿自行车尾灯概念》)。“最后一公里”是个领域,实际上我们往往做一个很大的项目都不注重“尾巴”,然而作为最后一步的“尾巴”往往都是与老百姓关系最密切的一步。那么我们照明上说的“最后一公里”是什么?做大景观的很多辅助照明工程、便民照明工程做得不好,没有贴近民生需求。我个人认为,避免中心城市犯过的错误在二三级城市重现是当务之急事。
相关阅读:
>>>>>下一页:夜景|景观照明频道2012结语
[NT:PAGE]
Part5、夜景|景观照明频道2012结语:
2012年国内景观照明市场发展客观,各地市大力改造夜景景观照明设施,以LED照明为代表的绿色、环保、节能的景观照明方式逐渐为业内所引用。从2012年看,国内景观照明市场的助力主要来自于政府部门,市政工程的建设占很大比例。加之房地产等“铁腕产业”带动市场发展呈现上升的趋势,景观照明近几年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国内景观照明发展的时间并不长,早期经历了混乱、无序的状态,但是近几年的发展趋向理性、专业,发展更富有长久的规划性、可靠性。
中国的景观照明发展的理性化,离不开国内经济大环境的因素,甲方对项目的要求与定位趋向纯粹与理性、工程方施工经验丰富起来等原因使得国内景观照明的发展更具有前瞻性,更能够关注和匹配未来长远的发展规划。
《“十二五”城市绿色照明规划纲要》指示,“十一五”期间有40%的城市没有完成城市照明规划的编制或规划,没有节能篇章或未按规划执行;城市照明管理方式还比较粗放,缺少精细化管理;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因此,《纲要》提出,以2010年底为基数,到“十二五”期末,城市照明节电率将达到15%。2015年前,全国地级及其以上城市和东中部地区县级城市,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划编制要求,完成城市照明规划的编制或修编工作,并按法定程序批准实施。
尽管近几年景观照明已渐趋理性,但从各地市制定的城市照明管理规定可以看出,“十二五”计划期间,国内景观照明规范性将会进一步加强,城市景观照明品位也将进一步提升,有规划的夜景照明将成为城市景观灯光最大的节能。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