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LED光源照明设计与模拟分析(图)

上传人:陈建安、廖显奎

上传时间: 2008-09-08

浏览次数: 1072

  发光二极体(LED)从原本仅能应用於指示信号及景观装饰,提升至照明领域,原因在於磊晶、製程、封装等整体技术提升,促成LED亮度增进。随之而来的问题是LED真能取代其他光源吗?这是目前很多人在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仍须一段努力方可实现固态照明。

  一、LED照明设计

  长久以来大眾对於照明品质非常重视,不仅要求空间照度充足,还要空间照度分配均匀,才不致於造成眩光及配光均匀度差异太大,造成空间舒适度下降。所谓照明品质乃是改善眩光、空间照度、相对色温、演色性、配光均匀度等。造成人眼感到不舒服之光线均称为眩光,眩光分为三种即直接眩光、反射眩光与背景眩光。直接眩光因光源直接入射眼睛所造成,人眼的直接眩光区为自垂直面45~80,如图一所示。

图一、人眼的直接眩光区

  光线充足与否即是照明领域定义的空间照度问题,不同照明环境下空间照度亦有所不同,一般室内空间照度要求需达500~750 Lux,而空间照度大於500 Lux时,人眼就不易產生疲劳现象。演色性为物体在不同光源下相较於太阳光底下的呈现比,其最佳值为100,一般室内照明要求则需要高於85。

  空间光线分佈称为配光均匀度,常见配光均匀度定义方式为(1)室内最低照度除以平均照度;(2)室内最低照度除以最高照度;(3)室内平均照度除以最高照度,一般评定空间配光均匀度之好坏,会以0.8为一基准。色温定义为黑体辐射之光色,黑体在不同温度下所幅射出之光色,与光源之光色接近时,则定义光源之相对色温为此黑体的温度。

图二、光源色温与被照体照度比较图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