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

普通照明LED标准中的电学性能要求

上传人:admin

上传时间: 2007-09-05

浏览次数: 398

一、前言

  上世纪90年代初蓝光LED被发明之后,白光LED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由于白光LED在光效、寿命和成本方面具备一般光源所无法比拟的潜在优点,并且正面临突破的可能,白光LED已被多数学者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照明光源之一,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全面替代白炽灯、荧光灯成为主流普通照明光源。

  各国政府、科技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均在LED方面作了大量部署和投入,LED光源受到了自问世以来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在2003年全面启动半导体照明工程,取得了重大成果。“十一五”规划更是将半导体照明工程列入重大科技攻关领域,设立了半导体照明专项。伴随着半导体照明产业的蓬勃发展,半导体照明产品的评价和测试标准的制定愈发显得重要和迫切,标准体系建设也是半导体照明工程项目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目前国内外都还没有专门的半导体照明标准,只有有关普通 LED的测试标准和普通光源的照明标准。
我国半导体照明标准体系建设也在进行之中,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考虑 “普通照明用LED性能要求”及“普通照明用LED测试方法”标准的制定。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就其中有关LED模块在电学方面的性能要求作一些探讨。着重讨论了电性能要求中关于EMC方面的要求[1],这方面内容以前并不受到重视,如今却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

二、产品分类

  普通照明LED标准中首先要解决的是LED的产品分类问题。LED产品根据LED模块与驱动控制电路的集成程度,可将其型式分为:自镇流LED模块:LED模块与驱动控制电路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非自镇流)LED模块:不带驱动控制电路的LED模块。

根据LED模块与灯具的集成程度,又可将其分为:集成型:作为灯具中一个不可替换的部件,与灯具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内置型:作为灯具中一个可替换的部件,但不能离开灯具单独使用;独立型:提供了所有必要的安全保护,可以脱离灯具单独使用

三、常规电性能要求

  非自镇流LED模块在驱动控制电路配合下恒压、恒流或恒功率工作。

  自镇流LED模块在交流50Hz、1000V以下,直流250V以下电源供应下工作。

  对于非自镇流LED模块,在基准驱动控制器配合下,在额定电压(电流)下稳定工作时,实际消耗的功率不应大于额定功率的105%。

对于自镇流LED模块,其在额定条件下稳定工作时,其实际消耗的功率不应大于额定功率的105%,实际功率因数不应比制造商的标称值低0.05。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