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官方数据统计,我国7-12岁、13-15岁、16-18岁学生患有眼疾概率分别为45.71%、74.36%及83.28%,青少年眼疾发病率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人们普遍将原因归为两方面,一是孩子功课压力大,过度用眼,不正确的坐姿也加速了对眼睛的伤害;二是长时间对着手机和平板电脑这类电子产品。两方面因素造成了青少年眼部疲劳,致使眼睛调节能力下降,进而诱发眼部疾病。
然而,事实真的仅仅如此么?
去年,一则世界卫生组织(WHO)爱眼协会的研究报告不胫而走,报告指出“蓝光危害对人类的潜在隐性威胁将远远超过苏丹红、三聚氰胺、SARS、H1N1的破坏性,无形中吞噬人的双眼”。虽然,这则所谓的WHO研究报告已被证实为假新闻。但是却让蓝光危害这个术语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那么“蓝光危害”到底对眼睛有没有伤害,又有多大伤害呢?我们今天就来和大家还原下事实的真相。
首先,我们来探讨第一个问题,蓝光真的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吗?
以下是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于200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CIE S 009/E:2012中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图1 CIE S 009/E:2012 附录A.3
大意是蓝光可以引起视网膜的光化学损伤,主要集中在视网膜色素内表皮细胞,并在视网膜上形成弧光和盲点。

图2 人眼结构图
什么意思呢?眼睛之所以能看到东西是因为视网膜上分布有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其中视网膜轴向末端有个地方叫黄斑中心凹,这里是视力最敏锐、视觉细胞最丰富的区域,而之所以呈现黄色是因为其富含叶黄素。正常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黄斑凹老化引起视觉衰退。但长期处于蓝光照射下,过量的蓝光直接进入视网膜并产生大量自由基,造成黄斑凹加速氧化,最终导致黄斑凹处的视觉细胞大量死亡,而这种损伤是无法自行修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