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阶段我把它称为百花齐放的时代。为什么叫百花齐放呢?从2008年以后,因为奥运会做了很多灯光,逐渐地灯光也被政府和民众所接受了。由于灯具技术也发展得比较快,LED也逐渐成熟,从设计和工程,包括产品有相对辉煌的上升期。进入行业做照明设计和规划的公司也非常多,设计公司和工程公司也都逐渐地壮大起来。那个时候的工程公司都发展得比较快,像新时空、良业。老牌的像平年,也是做北京这块,都逐渐地没落。
2008年—2012年是LED产品快速发展的时期,产品质量也逐渐趋于稳定。老牌的国外进口灯具的优势在逐渐丧失。
照明规划设计市场也达到了一个快速发展,各地方政府争先恐后的做“亮化”工程,一夜之间整个中国的城市的大部分建筑轮廓被LED护栏管和点光源给包住了,几乎大部分的城市建筑都是建筑轮廓勾边,建筑立面加点。因为LED灯具是个新词,节能、彩色变化多、价格贵、数量多等优势,逐渐的替代传统光源。
优势逐渐替代传统光源,LED产品也多了,照明设计行业大师们也发展起来。大家都涌入到蛋糕里,形成百家争鸣,包括还有些小公司也在中间人的介绍下做照明规划。
为什么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因为做城市规划都需要资质,所以都用设计院的名头出现,包括国有设计院的代表、国外及本土设计公司、快速发展的工程公司。
主要有几个点:
1、经济快速发展,政府需要形象工程。
2、房地产行业火爆,带动建筑照明行业的 火爆。
3、LED灯具的诸多有点使得照明设计“门槛降低。诸多做效果图的公司逐渐也往设计领域走。
4、国内无高校有相应的照明设计专业,使得一大批建筑、室内、电气、景观等专业涌入照明行业。当然目前中国的高校体系也还只是非常少数的高校有这个专业。
照明设计手法有三种:
第一,LED轮廓灯,这种护栏管把建筑包边,横几道,竖几道,怎么多怎么来,把建筑绑得死死的;
第二个是点光源,当时还没有用点来做屏幕的手法,大家都是用点来做色彩的变化,点还是局部的点缀为主;
第三个是有闪亮的投光,投光还可能局限两种说法,一个是LED,一个是传统光源的投光。
这三种灯具的手法基本上以明装为主,轮廓灯不好隐藏。城市规划项目基本上都是以改造为主,想嵌入式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