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虚假的需求
这一点算不上是法兰克福展上的可疑趋势,本届展会在这方面回归了很多。
但这点在我们周边发生特别多,其中最著名的虚假需求莫过于“智能化”了,以为智能化就是把遥控器变到手机上,ipad上。变一个还不算,恨不得所有都变,于是手机能控制所有东西,变成一个超级遥控器,这是一种退步吧?
在中国,把高级的客房设计成客人入住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联系楼层经理学习使用 ipad 控制,否则窗帘关不上,澡都洗不了的,不乏世界知名的酒店品牌。


图:当年很火的场景图,就是“智能”照明能在手机定义场景,可是大家别被偷换了概念,这场景看起来很棒,真正原因不是那手机,而是由于灯光设计做得好。可变色温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儿,更换场景,只要家里不是特别大,普通的回路搞定更实际。
更多的情况是,很少很少人会在家里固定的地方,时常改变色温啥的。
照明的虚假需求也类似于此,谁会愿意没事在家整天玩一个灯泡?

图:当年的可变色智能灯泡演示情景中,出现得比较多的是家庭秒变 home party 模式,问题是,在你周遭的人里面,真的有时常开 home party 的吗?
有些需求,只存在于演示中;
有些需求,只存在于“别人的国家”。
所以,我们回头再看,《法兰克福为什么只发布了设计趋势而不是技术趋势?》(点击查看原文),因为设计解决真实的需求,只有设计表达的才是生活方式的变化,而生活方式,才是人与光的关系的总结。
趋势可疑要避免,那么怎么去搜索到那些有价值的趋势为我所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