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拿透镜来说,我就亲眼见过一款优秀的,模型和样本都拿到而无法被仿制出来的透镜,为什么?模具精度决定了良品率,况且还有生产工艺、流程设计都会让成本居高不下。
而现有的市场体系,这样的成本结构,能卖出去吗?

图:位于德国吕登沙伊徳的 ERCO 工厂 P3 仓库,京东让人叹为观止的巨大无人仓库,机械人迅速响应,而在 ERCO,这已经使用了将近十年。
所谓高山仰止,仰望是对的,不过别忘了,生产关系永远需要适应生产力,遇见这些表面上看来异常优秀的“趋势”,先问问自己:
1、 目前我所面临的市场,有这种产品或技术的容身之地吗?
2、 我的企业,目前有能力和条件去升级整套完整的体系而不仅是升级产品吗?
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追这个趋势对于您或许铁定是条弯路。
二、 闭不上的环
古语同志曾经云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但是古语同志他还云了:“瞎子摸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作为曾经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后裔,对于有些技术的表现,肯定实现能让人眼前一“wow!”的效果。
然而,这真的就足够了吗?

图:OLED 轨道灯和织物面料镶嵌的“灯布”,吸引眼球是做到了
薄如火腿片的 OLED、LiFi(可见光通信)、照明物联网等等,都是热火朝天的关注对象,但从技术上讲,从实验室到展会再到大规模应用,其实会有非常长的距离,而中间需要紧扣的,是规模生产的可能性、规模应用的可能性、商业模式的嵌入,以及最后端的——生活方式的演变。
而这些,缺一不可闭环。

图:飞利浦的“地毯媒体”,同样是前年就展示过的技术,问题是除了“wow,Cool!居然能把地毯和 LED 想到一起去了!”之外,很难想到市场究竟在哪?
电影院引导?成本几何?能 PK 掉现有的指示灯带市场份额嘛?
屠龙术倒是好,可惜无用武之地,别忘了,LG 的 OLED,前年的法兰克福展,已经是这样展示了,两年期间,似乎并没有别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