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6年前的2010年,那时我还在南方一个旅游酒店集团做研究开发,春夏之交的一天下午,有位做商业策划的老朋友来拜访,兴奋洋溢于表,还没落座就表明来意:
“嘿,我有一哥们,拿到愤怒的小鸟中国区的实体游乐场授权许可了,怎么样有兴趣吗?”
后来结果大家都能猜到了。
今天,在网上搜索“愤怒的小鸟乐园”,只能找到最新的消息是2013年在浙江海宁据说首日接待5000游客的主题乐园消息,以及芬兰南部城市坦佩雷2014年“即将”开放的一个愤怒的小鸟主题乐园,而这个两年前即将开放的主题乐园,只有一张小小的图被孤零零放在词条中。
据说最彻底的分手,就是你都忘了究竟是什么时候不在一起的。
这个曾经风靡全球数亿人的手机小游戏,你都记不清楚它确切的转身离开是什么时候了,app 最新的版本,也只显示更新到2013年3月28日,掐指一算,已经三年过去了。
可惜愤怒是魔鬼,鸟的寿命也有限得紧,如果这只鸟能熬到去年,神州大地有钱的地方就谈 IP(“知识财产”的简称 Intellectual Property)经营的时候,或许能迎来它更好的可能性?或许根本就不行。
有些潮流经不起经营考验;有些趋势不过是一场高烧。
想起来,是不是曾经也有些让你拍案叫绝的点子或者产品,甚至没有昙花一现就再也不见?
切勿
“听过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一生;
看过各种趋势,依旧做不好一盏灯 ”
周围都是可疑的“成功”与“趋势”
除了愤怒的小鸟,还记得已经化作尘土的开心网偷菜、占车位吗?
不久之前的围住神经猫?
那你画我猜呢?脸萌呢?魔漫相机呢?
随便哪一样,当时都是拥有数以亿计的全民“现象级产品”,然后,以比火起来更快的速度消失,再也没有然后。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言必称商业模式的时代里,那些可疑的“网红”们,有的连商品都还没够着,更勿谈模式了。
这里面究竟有什么问题,在你做决策与研发的周围,会有这种曾经让你趋之若鹜的“成功趋势”吗?
两年一度的全球照明行业盛宴“法兰克福展”过去将近一个月,米兰家具灯饰展也来了,这种顶级的行业盛宴,必定会有铺天盖地的资讯亮瞎眼,耀眼的“眩光”会一时让很多人产生幻觉,仿佛朝圣了一回,便有了很多的启发,看到了一堆的机会,回国之后立马就有捋起袖子大干一场追英赶美的气势。
更多的情况,是两个极端:
一种是:启发倒是有,一百几十个,要动身起行却不知从哪走起;
另一种是:大家都挺忙的,该咋地还是咋地吧。
下面浅浅总结一下我认为的那些可疑的“趋势”都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我们应该如何去甄别真正有价值的趋势:
一、 学不来的体系
你看到的好,的确是好,但往往只是一个切面,就像这样:
你看到的只是浮在海平面上的冰山,而如果你想着要成为冰山的样子,仅仅打扮成为上面那一截,是浮不起来的。

图:ERCO、ZUMTOBEL 这种教父级别的品牌一定是最高浏览量的,是“专业被模仿一个世纪”的品牌,开放到整个灯都放那、剖开了给你看,透镜啥的直接摊开爱看看去,随便拍照随便问,不仅如此,目录册摆着随便拿,网上还有 3D 模型、IES 曲线一应俱全,有本事3D打印直接抄走。
这是一言蔽之以“揍是这么自信”就可以概括的吗?
非也,你看到的只是它表现为产品的一个片面,而背后支撑的是一系列的品牌价值、销售支持队伍、解决方案水准等等一个系统,这些 know how,才是你抄不来的,高耸入云的壁垒。
随便举例,要说生产,iPhone都能生产出来的土地,应该没什么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