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尴尬的气候大会:绿色照明是否只是空中楼阁?

2015-12-11 作者:陈华丽 金龙 来源:阿拉丁新闻中心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从新闻舆论和社交媒体的反应来看,相对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雾霾,远在巴黎召开的气候大会似乎并不能引起国内民众非常浓厚的兴趣,绿色照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面对关于资金和技术转移上的争议,和一系列的现实障碍,会不会成为一个美好的空中楼阁,则引起业界和学界的关注。


  美的照明市场总监马强分析,虽然经济发展、照明技术的不断提高是绿色照明普及推广的重要前提,但作为一种高效、经济、舒适的现代化照明系统,绿色照明同样也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面甚广,不仅和建筑有关,而且和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医学、文化艺术、科研及国防建设,乃至人们的生活等诸多方面均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科技促进照明发展,照明发展也必将反哺经济。”

  绿色照明推动各国走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双赢。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亦谈到,“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传统技术的成熟与新技术的引进

  绿色照明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与应用被认为是推动解决气候问题实现节能环保推动绿色照明的必要措施。

  正如马强表示,“照明技术的不断提高是绿色照明普及推广的重要前提”,技术与资金的转让也成为此次巴黎气候大会讨论的焦点。

  事实上,此前已经出现的“EMC”、政府补贴等模式都在为绿色节能产业的发展加码,“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允许客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实施节能项目,客户与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从节能成果中收取相应的利益。这种机制能形成多赢局面,节能服务公司、用能企业和金融机构都能受益,十分具有社会意义”很多受访者对于这种模式持认可态度,但与此同时,并不成熟的行业规范,比如服务标准、节能量检测和认定方法、合同规范等,加上偏低的能源价格引致的并不突出的改造效应,都使得这种模式的推广也面临不小阻力。

  另外,政府补贴的形式曾一度扶持了绿色产业的发展,但在后期往往因为实际功效评定和不规范的操作导致骗补甚至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