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为加快淘汰低效照明产品,我国政府在2009年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共同启动“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加快推广节能灯”国际合作项目。2011年,我国政府正式发布《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公告,提出分阶段逐步淘汰普通照明用白炽灯计划。具体淘汰进程如下表:
中国政府在低碳经济方面的建设得到全球组织的认可,英国环保非政府组织在巴黎气候大会期间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绿色转变是这次巴黎气候峰会可能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正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投资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同时也正在这方面向世界提供相关技术。”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研究员、“中外对话”刊物的主编萨姆?杰尔(Sam Geall)表示。
绿色照明现实推进面临尴尬
前景很光明,但现实却很骨感。
当前国内民众对于巴黎气候大会的关注度仅限于新闻网站的几个角落报道,国内绿色照明的推行也似乎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气候大会上的激烈交锋,各方意见不一,协议达成之困难,反映在节能减排实际推行中的种种障碍,资金、技术、市场甚至共识,都在成为绿色照明前行中需要排除的“拦路虎”。
“真正的绿色照明包括节能和生态,即耗能低以及人与光环境的和谐相处,普及绿色照明的关键点也就是在做光与用光上”,在很多人把绿色照明视为“高大上”的概念时,中国稀土协会光功能材料分会秘书长、上海照明学会理事吴虹表示,当前市场流通的低质灯具以及光污染都与绿色照明背道而驰,这都是真真切切影响着我们生活品质的“非绿色照明”。所以绿色照明离我们并不遥远,遥远的是绿色照明的意识普及。
在吴虹看来,整个社会对于气候包括绿色照明的关注度与大众的节能意识相辅相成,受经济水平和发展阶段的限制,当前普通民众似乎对这些问题“缺乏兴趣”,这已成为绿色照明民间推动最大障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