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LED专利趋势 抱团应对专利风险
摘要: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新一轮的竞争格局在渐渐形成,把握核心技术发展趋势,是国内企业弯道超车的关键所在。
日亚和亿光的专利战尚未平息,晶元光电和璨圆光电的并购的消息甚嚣尘上。通过并购、入股、战略合作的形式,获得技术和专利优势,已经成为LED行业的潮流,前有欧司朗、日亚、科锐、飞利浦、丰田合成等形成交叉许可网络,后有台湾友达光电、亿光等与国际LED厂商形成交叉授权,国内大型LED企业也在跃跃欲试。随着LED技术的发展,新一轮的竞争格局在渐渐形成,把握核心技术发展趋势,是国内企业弯道超车的关键所在。
核心厂商专利布局细化,地雷遍布
2014年是LED照明市场的爆发年,竞争更加激烈。早前,五家国际大厂(日亚化学、欧司朗、科锐、飞利浦、丰田合成)互相授权蓝光芯片和YAG白光荧光粉转换专利,对专利保护的美国、欧洲市场主要是这五大家的LED天下;首尔半导体、普瑞光电、晶元光电也分别跟五家之中的某一家授权“蓝光芯片”专利;日亚化学只是有限地向个别相关企业(西铁城、夏普等)授权YAG白光专利。产业链上游的专利授权网络已经形成。
从各个巨头的专利布局来看,统计报告显示,照明巨头飞利浦和科锐拥有最多LED照明基础性专利,LED数量总数榜的前15家企业所拥有的专利数量占专利总数的25%,这些企业还包括三星、LG、GE等。另据欧洲专利局透露,2013年全球企业在欧洲申请专利中,飞利浦申请总量以火箭的速度从2012年第12位直冲到第3位,气势如虹,无人能敌。目前其专利超过30%是关于照明的。
2016年,日亚了蓝光+黄光荧光粉专利即将到期,照明专利的大方向将不复存,但是LED产业的专利地雷却时时存在,在各个技术细分领域,知识产权手段娴熟的巨头的专利布局也在进行,例如倒装封装专利、远程封装专利等。
随着产业链上游整合完全,中下游也逐渐成为竞争的热点。从近几年专利诉讼发展趋势来看,封装和领域也成为专利诉讼的高发地带。
中国专利外表华丽,缺防护墙
据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的《LED专利趋势分析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第一季度,全国授权的LED专利总数目突破20万件,其中广东省LED专利授权量累计达到5万多件。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