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我国LED技术研发投入现状
摘要: 中国LED照明企业虽然已经形成一个极为庞大的产业规模,但在这其中,真正具备技术研发能力的LED照明企业却为数不多,作为LED制造大国,在LED专利方面的话语权却很小,那么我国缺乏技术创新的根源在哪里?我国的LED技术研发模式以及企业的研发投入是否存在不足?小编带大家小探我国LED技术研发投入现状,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
中国LED照明企业虽然已经形成一个极为庞大的产业规模,但在这其中,真正具备技术研发能力的LED照明企业却为数不多,作为LED制造大国,在LED专利方面的话语权却很小,那么我国缺乏技术创新的根源在哪里?我国的LED技术研发模式以及企业的研发投入是否存在不足?小编带大家小探我国LED技术研发投入现状,以期为行业提供参考。
我国LED技术研发投入之尴尬
刚刚结束的法兰克福照明展上,就传出了两家中国企业被发现侵权而被撤销摊位的事件,另外,各国品牌将中国商家视为"高度危险人物",除打出不许拍照的标识,更有直接拒绝中国参观者进入booth。这映射出了中国企业的发展缺乏创新技术、缺乏专利布局。
小编在互联网上查阅了不少资料显示,我国和国外对于LED技术研发的主体及研发基础大不相同,具体如表1:

中山大学教授杨中艺认为,政府出钱的有两类:一是基础研究和战略性研究,比如支持国家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二是与公共利益有关的,比如医疗卫生、能源保障。如果仅仅是应用于经济领域的科技研发工作,大部分都应由企业自己去做,坚持市场导向。
那么企业的研发现状又是怎样的?小编对几家国内几家不同领域的LED企业做了调查了解,企业的研发投入、专利获得及产学研合作的情况如表2: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普遍不超过20%,另外所有企业无一例都与高等院校、机构等开展项目合作。虽然少数几家企业并不能代表这个行业,但我们可以管窥之一二。科锐中国市场推广部总监林铁向新世纪LED网记者透露,科锐全球2013年在研发方面投入为1.56亿美元,约占科锐当年全球营收的12%,另外科锐全球目前拥有已授权专利3100多项、在审专利3400多项。对比科锐以及国内LED企业的研发投入,虽然研发投入比例相差不多,据林铁介绍,科锐的核心就是坚持不懈地创新来推动其LED照明产品的市场普及。记者认为,或许问题并不在于企业的研发投入。
弊端在哪里?
国内以科研单位为研发主体,企业辅助科研单位做项目的“产学研相结合”模式,一度被认为是发展过渡时期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已经暴露出很多“中国特色”的弊端。比如,过度追求个人利益、技术研发力量分散、技术成果转化难等等。
有业内人士说:“本来LED产业的上游就已经被外企所把握、掌握了核心的技术和芯片。中国的LED产品主要专注于应用照明产品方面,但现在这些产品的标准方面,又被国外企业抢占先机,这很不利于民族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财政性科研经费连年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达10298.4亿元,增长18.5%,总量居世界第三,投入强度在新兴发展国家中居领先地位。
然而,科研经费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科研效率低的现状令人担忧。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