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得不知道的LED行业“三光”政策
摘要: 在这个冷雨夜,笔者突然想对2014年LED照明行业作个阶段性的总结……
深圳,昨日还是烈日当空短袖长裙,今早起来,寒风瑟瑟长衣傍身。朋友圈有朋友说到:“这真是要风有风,要雨有雨,要寒冷有寒冷!”
在这个冷雨夜,笔者突然想对2014年LED照明行业作个阶段性的总结:
这个冬天有点冷
2014年的冬天,相比2013年来的晚了些。但这一年的我和我所在的行业,历经了远比一个北方的冬天还要严酷的时节。
有人嫁给财主做了一房妾室,有人跟兄弟合伙占山为王,有人联合起来搞合纵连横之策,有人不得己败走麦城或又自刎于乌江……更多的人选择靠自己的力量,或醉心于产品,或痴迷于渠道建设,或修炼内功心法,以求在格局多变的时代,腰包里储备有余粮。
可问题是,这年头“地主家也没余粮啊”!四面八方涌来一阵阵声浪:“现金为王,活下去,只有活着,才有希望”。一个朝阳产业,短短不过十载光阴就回归到了传统制造业的产业模式,可喜还是可悲?取决于你的处境,而不在于别人看你的眼光。
“烧光”有局限 节能节电才长远
LED照明行业进入2014年以来,以“高性价比”为通路产品核心竞争力,主要角逐战场在“球泡灯、日光灯和面板灯”三款基础照明产品市场。LED照明,将电能转换为光能,追求的是“光效”,是“Lm/W”的成本。
“烧光”,驱动电源厂商依托电源管理IC技术,结合市场需求,内置电源以非隔离为技术导向,追求“双90”参数(电源的转换效率>90%,功率因数>0.90);LED封装企业依托LED芯片工艺,开发出多种新型封装结构和尺寸,将Lm/W的成本下降20%甚至更多。这意味着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在拼尽全力,“烧光”所消耗的电能,从节能节电的角度入手,一方面降低成本,一方面获得利润。“烧光政策”看似永无止境又有所限制,当封装和器件的性能挖掘到极限的时候,也许这条路就走不通了。
“杀光”传统照明产品 LED产品全面渗透市场
2010-2012年,LED照明产品多处于替换型市场需求,到2013年后才涌现出大批真正意义上的LED照明产品,它们有着全新的结构设计和光学特性,从外观到LED驱动技术摆脱传统照明的束缚,外观结构多采用一体化设计,驱动技术在“无频闪、低谐波和可调光”的基础上,发展出“智能照明驱动”。
“无照明不LED”,飞天遁地,上山下海,从城市到农村,从办公到家用,从LED照明产品线全面渗透了传统照明市场,预计2014、2015年将分别同比增长40%、25%,产值分别达到3606、4500亿元,其中LED 通用照明产值将达到1154、1800亿元,同比增长66%、56%,说“杀光”,一点不为过。
“抢光”照明市场 速度决定未来
2014年,企业并购此起彼伏,跑路跳楼时有发生,各种联盟如雨后春笋,不管是个人或是企业都感受到了来自同行和产业链的竞争压力。
产业大佬急着开疆扩土谋求称霸一方;单品将军急着巩固领地保全优势兵力;无业游牧一族南下,本就出身草根无畏无惧,常常出其不意攻城伐地。好不热闹!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照明市场,尽皆LED”,不论是阴谋还是阳谋,都是一心想拿那荆州。
用眼光看未来 产品才是一切
如果想要活下去,如果想得一席之地,
短期来看是市场份额的竞争,
中期来看是企业规模的竞争,
长远来看竞争的核心实则是产品的竞争,
离开产品谈情怀,四个字—无稽之谈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