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欧司朗LED营收滑出全球三甲 借力中国图谋扳回

2014-05-27 作者: 来源:LEDinside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可以享受到当地的成本优势,离全球最大的单一LED照明市场也更加接近。但是,在享受到好处的同时,直接投资也带来技术溢出的风险,这可能导致竞争力的流失并培养出非常有威胁性的竞争对手。

  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正是欧司朗一直以来不够重视快速成长中的中国LED照明和背光市场的战略误判。缺乏成本竞争力的产品曲高和寡,虽然有专利保驾护航,有数万小时低光衰的稳定表现,有不逊于人的高光效,但是除开高要求高标准的汽车照明,在价格竞争激烈的背光和通用照明市场,没有几个客户用得起。

  虽然欧司朗也想过各种办法来降低成本,比如用更有成本优势的Gan-on -Si的解决方案,比如找隆达和宏齐代工,但是即使是代工,成本虽然比欧司朗自己生产低廉一些,再加上管销费用,价格仍然不及韩系厂商有竞争力,而质量水平却降格到made in TW。

  “适逢其时”,这是欧司朗光电半导体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Aldo Kamper对无锡工厂投资的评价。然而客观地说,笔者认为只能评判为“不算太晚”,毕竟已经有那么多对手已经走在前面了,三星2004年就将封装产能逐步转移到中国,科锐也是通过2006年收购华刚光电(COTCO)之后的一系列投资扎根中国,此外中国本土企业在这几年也取得长足进步,欧司朗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已经没有那么明显。

  突围之路:借力打力

  太极拳技击技法讲究借力打力。对手的强大攻势如果正面迎击必然难以招架,但是可以通过巧妙的招式化解对方的凌厉攻势,利用对方的力量来反击对方。亚洲对手的崛起,主要有两大优势来源,一是成本相对较低,二是离LED最大的市场近。如果和这些亚洲对手硬碰硬的拼价格,即使是亏损运营,欧司朗也未必拼得过。

  如果就在中国建厂,然后再销售到当地市场,那么欧司朗就可以取得和对手相当的优势,如能再加上德国质量,全球专利和国际品牌的原有优势,新的竞争力就能再次打造出来。

  参考科锐的例子。科锐中国工厂2010年12月8日投产,以“科锐芯,中国情”的诉求表达其融入中国市场的决心,这一作法推动了科锐在中国市场的迅速扩张。而这间位于中国惠州的工厂已经承接了包括LED芯片后段处理和封装的大部分工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成为科锐全球布局的重要一环。科锐迅速窜升至全球第三的位置,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策略正确实施可谓功不可没。这间美国公司的中国分公司中,从管理层到普通生产线员工,几乎是清一色的中国面孔。

  “欧司朗不断在执行本土化策略,中国市场对任何照明企业,对欧司朗来说战略意义非常重大,未来我们将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欧司朗亚太区总裁吴胜波表示,欧司朗已经把亚太区总部从香港搬到上海,如今再将部分芯片后端制造和封装移入无锡的新工厂,通过融入中国,“在这里进行本土化生产、本土化研发、本土化采购及业务外包,还拥有本土的客户”,来获得竞争优势。借中国的制造竞争力,来与中国及其他亚洲对手竞争,就是欧司朗的突围之道。这也是跨国企业进入东道国的职能演进典型模式,欧司朗才刚刚迈出第二步。

123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