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LED行业下一场混战即将爆发,企业生存状况如何?

2013-11-13 作者: 来源:OFweek 半导体照明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传统照明危在旦夕,灭亡脚步加快,LED照明"破产论"不攻自破,即将迎来下一场爆发战确实有几分可信,混战中有的企业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也有的企业频临灭亡。

  勤上光电中标大连LED照明1980万工程项目

  勤上光电11月7日晚间公告称,近期,公司中标了大连"维多利亚广场、维多利亚公馆项目(大连东港区D10、D13地块项目)泛光照明工程",近日公司与招标人恒力地产(大连)有限公司签订了相关合同文件,中标金额为1980万元。

  据介绍,该项目分D10、D13两个地块,总用地面积4.28万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共55.2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3.63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1.59万平方米。公司为上述项目提供室外泛光照明以及幕墙板块中管线预留预埋等招标范围内的所有景观照明产品及工程。其中D10地块标段预计2015年6月30日完成;D13地块标段预计2015年1月31日完成。

  公司表示,本次中标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在LED照明领域的市场份额,巩固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该项目的履行对公司2013年的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对公司未来几年的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

  真明丽篇:已频临破碎的LED"中国光谷"梦

  "我认为再过一两年,等到LED普及到全世界,江门绝对会成为中国的光谷。"2010年5月17日,真明丽集团技术总监叶国光语出惊人。3年过去,叶国光预言未成为现实,而江门LED产业龙头真明丽集团已陷经营困境,近3万员工如今只剩约2000人,企业转手传言不断。

  但在光谷预言3年多后,真明丽集团并未如预期成为江门"光谷"领头羊,经营反而急转而下,为江门LED产业发展战略带来不确定性。

  LED产业是江门重点发展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江门2009年曾出台了全国最优惠的LED产业扶持政策,期望其能成为千亿产业,近期目标则是2015年达到500亿元规模。但在2012年,江门LED产业产值仅200亿元,龙头企业真明丽集团经营遇困,企业转手传言不断。

  "(以前)这里一到下班时间,你是看不到马路的水泥地面的,一眼望去都是熙熙攘攘的人头,"共和镇招商办主任冼健辉站在真明丽工厂门口,讲述了3年来真明丽的变化。在2009年夏天,这里一度有员工近3万人,而现在只剩约2000人。

  冼健辉记得,往年夏天后,真明丽工厂出口大街就会封掉一半,这里会搭起临时帐篷赶工组装灯饰。有一位阿伯在这条街推着小车贩卖珍珠奶茶,有一次他很激动地说一个月净赚了4万元,"一杯1元的奶茶,成本3毛,净赚7毛,意味着一个月卖出约6万杯,一天2000杯。"

  11月8日下午5时,真明丽工厂下班时间,工人们一涌而出,队伍看起来仍庞大。但附近街道则显得冷清,工厂门口只有几位卖水果蔬菜的摊贩和几个摩的司机。南都记者从共和镇获悉,真明丽如今员工实际只有2000人,只相当于巅峰期1/10。"真明丽往年每天电费就10多万,今年1至9月份,真明丽用电2200万度,折算平均每天电费有6万多。"

  2009年后,江门高新区将LED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提出打造全国乃至全球最大LED产业基地。真明丽、奥伦德、一诠、德西力等一批企业进驻高新区。但时至今日,真明丽在高新区厂房还未投产,耗巨资进口的生产设备则转运到了共和厂区。真明丽高新区项目搁浅,业界传闻系因政府补贴未兑现,在真明丽进口四五台设备后,政府只补贴了一台设备的1000万元,而后续设备未按照政策继续补贴。南都记者昨日联络高新区与江门经信局,未能核实此消息。

  转移越南省了人力却困于生产效率

  "我后来听说,他(樊邦扬)曾说自己没想到,到了越南人力成本降低了,但工人不干活啊,生产效率可能相当于中国的1/5。"

  真明丽近年发展遇到的困境,在钟志军看来其关键是人力成本,"2009年开始,共和镇的劳动力成本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这几年已经翻一番有余。"

  真明丽集团起家,优势就在于依托低廉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升后,真明丽也已开始转移之路,相继在天津、四川以及越南设厂。"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外灯饰市场萎缩,老外以往习惯是每年买新的,现在到了圣诞节,就把往年的灯饰拿出来继续用。"冼健辉说,真明丽转型LED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灯饰产品曾经占据真明丽一半以上产值,近年已陆续缩减比例。

  "目前的状况正像台湾曾发生的那样。中国人再也不想在工厂工作了。"2010年5月美国《商业周刊》报道中,樊邦扬称这是他将工厂转移到越南的原因。"他付给越南工人的工资是每月100美元,是中国工人工资的三分之一。"《商业周刊》报道说。

  ""我后来听说,他(樊邦扬)曾说自己没想到,到了越南人力成本降低了,但工人不干活啊,生产效率可能相当于中国的1/5。"共和镇有关人士称,真明丽越南工厂2010年7月完成,约有员工3000人,但"在越南工人不愿加班,丢一句'我明天有事不来了'就走人。而在共和厂区,工人请假要层层申请批准,不批准不能走。"

  这也是樊邦扬近年频繁去越南的主要原因,因为生产力低下,面对加急订单就束手无策,越南工厂经营并不顺利。

  双重困境产业宏图受制资金和技术

  在2011年后,真明丽业绩不断下滑,2012年亏损6.17亿港元,今年则继续预亏。"LED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技术上还不怎么样,在国际上并不先进。现在国外已经在研究第三代的LED了,但我们的第二代还没有搞得很好。"原江门市委政研室主任李超奇说。

  在2011年后,真明丽业绩不断下滑,2012年亏损6.17亿港元,今年则继续预亏。真明丽2007年股价最高18.34港元,2010年已跌至六七元港元,今年更继续大跌,昨日收盘仅为1.83港元。为因应亏损,真明丽不得不卖掉了位于香港尖沙咀科学馆道9号新东海商业中心地铺和地库1楼的香港办公室及展览厅。

  在中国大陆,真明丽也在利用各种方式解决资金困境。真明丽江门高新区工厂2010年6月签约,计划投资20亿元,如今搁浅原因正是资金问题。

  共和镇有关人士称,真明丽近两年都在寻找买家,希望变卖共和资产,但一直没有人接盘。真明丽去年已经变卖了一处占地100多亩的厂房,接手者是江粉磁材,该处厂房原为一家电池厂,真明丽收购后将其长期作为仓库使用。此外,据传康佳、美的、清华同方都曾与真明丽接触洽谈,内容则是将并购真明丽,樊邦扬家族将退出。

  记者从共和镇获悉,真明丽集团2011年6月曾制定一份《广东真明丽绿色光源孵化器建设项目》计划书,计划投资100亿,建成区域光源工业园,使之成为新的国际新光源之都。而该计划书分析风险时指出,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变化,项目存在产品或技术落后的风险。而真明丽近年表现显示,这一风险已经成为了现实。樊邦扬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此点,但认为必须继续加大投入,才能解决订单下滑、产能过剩、设备老化等问题,把握住未来的机遇。

  "叶国光的出走是一个先兆。叶国光作为搞技术的,肯定对LED的前景是有所了解的。"长期研究江门经济问题的原江门市委政研室主任李超奇说,真明丽在2011年后问题已很明显,尤其在叶国光离开后,困境更为明显。"LED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技术上还不怎么样,在国际上并不先进。现在国外已在研究第三代的LED了,但我们的第二代还没有搞得很好。继续这样走下去的话,我们的LED产业肯定会受制于人。另外,成本无法降下来,产品稳定性跟不上,LED在国内的市场是不可能大量进入家庭的。"李超奇对江门LED产业发展前景并不看好。

  真明丽董事长樊邦扬回应

  昨天下午,记者辗转通过其秘书联络到目前在境外的樊邦扬,樊邦扬称此前诸多传言不实,他将在近日返回江门后,统一予以回应。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