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三安光电填账有绝活:4亿应收款消失记

2013-06-01 作者: 来源:21世纪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但是,三安光电高速扩张的产能,究竟以何种方式实现销售和输出?如果抛开政府每年的高额补贴和高价采购,三安光电是否真的能够自食其力?青海神光的应收账款困局,已折射出三安光电巨额订单背后的隐忧。

  创新式做账转移风险

  到2012年年底,三安光电对青海神光的应收账款总计已达到2.39亿元左右,只不过,经过一种堪称“创新式”的财务处理,上述应收账款,在三安光电2012年的年报中,只显示为3950万元。

  三安光电在2012年底“创新式”做账的方法是:2012年12月份,子公司日芯光伏与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厦门信托)签署了一个《皓月雄风单一资金信托项目应收账款转让合同》,日芯光伏将对青海神光的应收账款2.38亿元转让给厦门信托,厦门信托向日芯光电支付了2亿元的转让对价。

  因此,在年底的财报上,日芯光伏对青海神光原来超过2.39亿元的应收账款,有2个亿被对冲掉,只剩下最后显示出来的3950万。

  剩余的款项,将由厦门信托向青岛神光收取后,退还给日芯光伏,作为代价,厦门信托会从日芯光伏手中获得一笔“转让安排费”。

  类似的应收账款转让,在实业经营与信托产品的交易中其实很常见,但在上市公司与信托公司的业务往来里,极为罕见。

  如此处理应收账款,很大的可能是青海神光方面无力向三安光电支付账款,或者三安光电方面无力向青海神光收取账款。

  尽管通过厦门信托的接盘处理,暂时在财务报表上填掉了这笔账款的大部分,但这种处理方式,已显示出三安光电对青海神光关联交易的风险性,以致于要支付一定代价,向信托转移风险。

  综合青海神光的情况来看,2010年的光伏电站代建合同,青海神光已对三安光电方面百般拖延确认验收;2010年~2012年,青海神光三年总营业收入才112.27万元,如何向三安光电兑付高达2.39亿元的账款,本身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以上向信托公司转移应收账款运作,并不能使得风险完全消失,只是暂时的转移或推后,仅仅能达到做亮财务报表的目的。

  三安光电的账务“创新”,不只是以信托为工具。

  三安光电2012年年报显示,12月4日,三安光电全资子公司安徽三安光电有限公司与厦门国际银行厦门思明支行签署了一个《国内综合保理合同》:依据该合同,安徽三安将应收福建安信合同能源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合计2.1亿元出售给厦门国际银行思明支行,厦门国际银行思明支行已于2012年12月向安徽三安支付了1.89亿元,剩余款项将于应收账款到期日后90天内付款。

  和对厦门信托的转让交易不同,三安光电对厦门国际银行的交易是出售,因此,这笔2.1亿元应收账款的风险,已全部被转移到厦门国际银行身上,同时,在2012年底,三安光电又对冲掉了应收账款1.89亿元。

  相对于青海神光光伏业务产出的巨大不可控性,福建安信合同能源的应收账款,主要来自LED业务,风险相对较小。

  将应收账款转移到金融机构的模式,实际上是三安光电财务上的一种变动。以此为基础,三安光电的订单规模永远可以存在上不封顶的想像空间。

  2012年年报显示,三安光电的应收账款总计为7.85亿,加上12月份被两家金融机构突击对冲掉的3.89亿元。三安光电在经营上产生的应收账款,实际已达到11.74亿元,除此以外,尚有6.59亿元的应收票据和7657万元的其它应收款。仅从表面上看,没有收回的款项,合计已超过19亿,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一半。

123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