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探突围之路 照明行业须取得集权和分权的平衡

2012-02-02 作者: 来源: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中国企业需要以具有议价能力的技术,突入以大厂为核心的圈子。再以技术为武器,形成联盟。通过分权发挥产能优势,拓宽市场,让技术获得更多应用。

  来自IMS的数据显示,根据2009世界LED市场分析调查结果,“首尔半导体”紧跟着世界三大LED封装企业日亚、欧司朗飞利浦,排到了第四位。

  首尔半导体的管理层还期待,2011年总销售额达到13亿美元,全面超越飞利浦,排名上升到第三名。

  如果大家对前面的内容还有印象,可能会觉得首尔半导体听起来有点耳熟。对!它就是因为“模仿”日亚化学的技术被起诉的首尔半导体。

  首尔半导体和日亚的恩怨

  自2006年以来,日亚化学和首尔半导体这两家公司的专利诉讼纠纷一直不断。一次次诉讼和反诉讼,互告遍及美欧亚地区。

  官司进行到白热化阶段的时候,日亚化学却突然于2009年宣布,和首尔半导体签订“交叉授权协议”,并停止在美、德、日、英、韩等国进行的所有专利诉讼案。双方协议,可互相使用包括LED及半导体镭射器相关技术在内的专利技术。但具体内容为对外公开。

  业界一般认为,首尔半导体在学习和模仿日亚化学的基础上,在白色LED技术取得突破(自主研发成功了1201m/W的世界最亮的白色LED——Acriche半导体照明技术),获得讨价还价资本,最终达成技术互换协定。

  首尔半导体宣传,“为我们多达5000项的封装概念技术专利感到自豪”。而这不过是其他厂商的技术改头换面、重新包装组合的结果。

  首尔半导体如此厚颜的发展战略,不免遭人诟病,但至少他们作为商人,充分认识到了技术制高点的重大意义,并不惜一切代价挤进了技术核心圈。

  首尔半导体从日亚化学抄袭并改进技术,选择了类似日亚化学由产业链上游为起点的向下突破。抛开道德因素不谈,这样的策略的确是把握住了行业本质。

  成功之道:技术模仿和单点超越

  从行业本质来看,传统的三巨头占领者最大的市场份额和中高端的技术,而日亚化学则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拥有了更强大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自己的利润率。

  但首尔半导体则是走了一条颇有争议的捷径:它全面模仿了一个成熟企业(日亚化学)的技术,并在关键技术上实现超越,从而拿到了向行业本质靠拢的敲门砖,成功突破核心厂商构筑的行业壁垒。

  后知后觉的日亚化学受制于首尔半导体的新技术,被迫分一杯羹,达成技术互换条款。

  此外,首尔半导体还不断试图巩固自己的技术基础。它利用自己的先发优势,和新行业内规则制度不完善的特点,于2009年12月引入具有强大政治力量的浦项财团Posco,接着又向韩国政府游说自己的标准制提案。一旦获得通过,各行业竞争者向韩国输入LED灯具的标准,将唯首尔半导体马首是瞻,而且更有可能被其他国家采用,这样,首尔半导体就有希望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技术制高点,并把这种技术效用最大化。

  所以,没有技术的后来者,除模仿之外,几乎没有任何机会获得超越。反而可模仿已有的成熟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缩短研发时间,这正是后发优势。

  首尔半导体正是有当地政府的技术保护,不断模仿,利用后发优势突破技术壁垒。这与当年日本半导体和汽车公司,通过抄袭欧美设计工艺而起步异曲同工。

  所以,对于更迟一步的中国企业来说,发挥中国工业擅长的模仿改造能力,剑走偏锋、切入行业核心,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