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Hyland:MOCVD市场进入“消化期”
摘要: “当前,MOCVD市场在需求增速减缓下将进入一个‘消化期’,我们要等待一定的时间使市场恢复,但我认为这仍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时期,我们的问题不在于未来市场是否会回暖,而是在于何时会回暖,”Paul Hyland表示。
记者:爱思强如何看待OLED的研发潜力?
Paul Hyland:爱思强第一台OLED设备于2003年发给了一家台湾公司,虽然目前OLED设备还处于研发阶段,还未成为市场主流,但OLED设备最终还是将朝大尺寸、大产能的量产设备方向发展,尤其是在最近一年到一年半内,我们可以看到客户对OLED设备的兴趣不断增加,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将计划针对OLED设备与一些客户进行洽谈。
记者:爱思强在硅衬底方面的研发计划是什么?
Paul Hyland:硅衬底的特点主要是可以用在大芯片生产,同时能够大力降低成本,2001年爱思强就已经将这项技术研究首次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目前爱思强在研发上与比利时的IMEC研究中心合作,就是研究硅衬底技术,目前在应用上相当广泛,很多的研究机构都与我们合作,未来我们会继续拓展这方面的业务。
记者:根据财报显示,爱思强去年第四季营收是1700万欧元,毛利率下降到8%,这种业绩表现是由于什么样的原因?
Paul Hyland:爱思强2011年第四季度营收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下降,2011年第三季度也确实是有客户提货暂缓情况存在,从而使库存上涨,但如果不算第四季度的话,2011年的利润应该在25%左右,2011年第二季从订单上说仍是爱思强历史上的最高值,从营收上说2011年也是爱思强历史上第二高位,所以我们认为2011年整体上说仍是一个不错的年份。
记者: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
Paul Hyland:目前爱思强95%的市场都在亚洲,台湾是最大的设备安装基地,但2009年韩国的订单超过了台湾,目前可以说韩国、台湾和中国大陆这三大块是我们最大的市场。
尽管2011年LED市场呈现出部分低迷的情况,对MOCVD设备需求波动(以中国市场来说,目前,2011年中国市场占爱思强55%的市场份额,来自中国市场的营收为3.5亿欧元),但就长远的眼光来看,我非常看好亚洲市场的发展,同时我们看到中国政府对这个行业也有巨大的支持,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政策去推动行业发展,中国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机会,而且有很多是自然生长的需求。
总体来说,我认为中国市场未来的增长没有问题,我们要一起考虑的是怎么样去管理这个增长。对我们来说,尤其需要用更加成熟的设备来适应未来市场的增长,将先进的技术与产业的发展融合起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指导来迎接市场的发展。
记者: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正在研发和生产MOCVD设备,包括美国应用材料公司,那么爱思强如何看待这种竞争?
Paul Hyland:提到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我本人相当尊重这家公司,他们在硅产品研究上非常成功,他们在开发MOCVD上已经有八年时间,也一直想把产品打入亚洲市场,但目前尚未实现这一目标,因为MOCVD是相当复杂的系统,在材料和结构上也是相当复杂。
目前一些中国厂家也在研制MOCVD设备,有更多的人都在尝试进入这个领域,但我们知道MOCVD的技术非常复杂,参与竞争者会面临很多的困难。
面对这种竞争,爱思强会力争保持技术领先者的地位,我们相信爱思强有更高的产能,有更高的工艺水准。同时我们也会做好规划,比如爱思强在4-6年将取得哪些进展,并做出哪些投入;尤其是,我们每年都要给市场带来更高性能的设备,爱思强公司的研发策略将会紧密跟随市场需求,将预期的技术需求转化为MOCVD研发团队的技术目标。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