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湖北省LED产业陷两难的尴尬怪圈

2012-02-08 作者:LEDth 来源:新世纪LED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LED照明芯片主要用驱动电流超过100毫安的大功率LED芯片,芯片占到整个成本的50%以上。从国外进口芯片,从深圳等地购回配件组装成LED灯具后出口,是湖北省内40多家LED企业主要产销模式。

  市场之谜

  王志刚有个爱好,夜深人静时,喜欢开着车满大街跑。

  他是在找市场。看哪栋楼的灯光熄得最晚,然后,想办法找到管事的人,告诉对方,我来投资换LED灯具,节约的电费我们分成。

  但往往空手而归。他的心很痛——

  湖北每年外调煤超过亿吨,但LED推广却很难。王志刚认为是四大原因造成:

  一是群众对LED灯具节能效果不了解,一次性投入较高。二是传统灯具占据了所有品牌、渠道优势;三是LED灯具的上市“破坏”了传统市场原有利益格局,打破需要时间。四是武汉LED产业不配套,很多器件需要从南方购进,整体规模及配套产业都还没有起来。

  LED产业上、中、下游的带动比一般是1:3:10。省内LED产业上游突出,中下游乏善可陈,我省拈得上筷子的中下游企业只有匡通电子一家,年产值约五六亿元。

  其实,国家一直在努力推广LED灯具。2009年武汉市成为全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和全国第8个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武汉已在汉口江滩、东湖高新区等公共场所通过政府采购形式,安装LED照明灯36万多盏。

  但由于整个LED灯具市场还没启动,上游芯片企业成本摊不薄,产能释放不了,中游和下游企业难以得利,没有能力和精力去做品牌和完成市场的渠道布置,又反过来影响到芯片的销量。

  LED市场陷入一个彼此两难的尴尬怪圈——

  图为:武汉光谷创业步行街墙体亮化和街道照明全部使用LED灯。

  解困之道

  迪源光电总经理董志江说,从全生命周期看,LED灯具太贵的问题是一个伪命题。

  日本系厂在2010年降价50%的基础上,未来3~5年年均将降价15%,而中国和台湾将年均降价20%。

  以13W节能灯为例,节能灯平均寿命为5000小时,按每天用5小时计,可用2.73年;而8W的LED球灯产生的光效比13W节能灯还好,其使用寿命是2.5万小时,可以使用13.7年。能耗还可大大下降。

  至于专利问题,王滨秋认为,湖北的企业应该抓紧积累中游和下游的一些专利,外国厂商核心专利产业化,绕不开中国底层的技术专利,利用专利联盟,争取专利互换或合作;同时,要加大研发力度,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

  王志刚说:“武汉这么多高楼,每天都在消耗着大量的能源,合同能源管理这种投资模式一旦启动,市场大得不得了。”

  武汉市发改委节能监察中心的数据:武汉各大商场、医院、地下停车场及各类公共照明年总耗电量约35亿度,按平均节能85%计算,仅武汉市可节电约29.8亿度。

  希望政府能主导,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推动LED灯具的推广。王志刚说,未来5年是武汉LED产业合同能源管理的“黄金五年”。

  从武汉爱尔地下停车场出来,王志刚脸上写着自信,开着一辆破旧的汽车消失在车流中……(来源:湖北日报)

12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