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2012年LED行业发展趋势
摘要: 所有的回望,都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走。“倘若对过去重大的事情逐一寻根问底,过去的一切会让我们更注重将来。”是的,我们更注重将来。那么,这个不远的将来,2012年,LED行业还会比2011年更坏吗?2012年,LED企业会赚得盆满钵满,还是血本无归?2012年,你会过得如何呢?展望总是美丽而残酷的,信不信由你,我反正信了!
1、 收购战将凶猛
2012年,即使世界末日不来,部分LED企业也将会面临末日——随着大量资本涌入、产能过剩、价格下降,一些在LED行业膨胀期催化出的企业,慢慢陷入了尴尬的发展瓶颈期。
仅2011年,国际LED市场上“收购潮”就已提前来到:1月25日,真明丽公告称以17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美国HCI公司;阳光照明相继以以1350万元的代价获得杭州汉光照明50%的股权,以123.76万元获得日本LIREN公司30.188%的股权;欧司朗已通过Townsend Ventures 投资公司完全收购Encelium科技公司,增加了其在照明控制、能量管理系统和软件的投资组合;GE照明则正式收购LED电子驱动器先锋Lightech;日本LED装置制造商和供应商远藤照明公司收购了位于美国罗德岛州北金斯敦的ICON International公司,正式进军美国市场;德国柏林的LayTec AG 公司收购了开发辅助测量技术的ORS(Optical Reference Systems Ltd)公司的大部分资产,意在通过该公司的技术改进LED性能;德州仪器完成了对昔日的竞争对手国家半导体公司65亿美元的收购案;德普科技拟斥资1.3 8亿港元收购 LED灯厂Pacific King;三星电子表示,目前正在考虑收购其余三星电机组建的LED合资企业;而雷士照明目前正在物色收购在LED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以及一定的渠道或者是与雷士互补的特色产品的国内外公司。
2012年,这场收购战将愈加凶猛,LED厂商将进入大者恒大的淘汰竞赛,企业将纷纷进行收购以获得技术或渠道支撑。
LED市场未开启,血雨腥风已来。夺渠道者夺天下。2012年,在利好的政策刺激之下,群龙无首的LED照明行业必将上演一场争夺渠道的“龙虎斗”。
在2011年底到2012年初,为争夺国内市场的巨大蛋糕,一些企业已开始启动全面渠道布局战略。比如,德豪润达召开经销商大会,积极发展LED渠道;斯派克则全面启动国内渠道建设;而汉德森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就推出LED照明的4S店模式,开疆拓土;九洲光电则在成都灯具市场开设品牌专卖店,进行产品和形象展示,明年还计划增设专卖店……显然,这场渠道攻坚战,2012年将来得更为猛烈。围绕着渠道,对经销商资源的争夺、专卖店的建设将成为LED企业2012年渠道建设的主题。在这场战争中,谁将能称王称霸,是转战LED照明的传统照明企业,还是拥有技术优势的纯粹LED照明企业?
作为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LED专利之争一直不曾停息。据新世纪LED网记者了解,从1996年至2010年15年时间里,全球所发生的LED专利官司高达168起。其中,日亚62起、飞利浦28起、科锐20起、首尔半导体18起、丰田合成15起、欧司朗14起、泛晶电集团18起、专利授权公司10起。而2011年,日亚化与亿光为LED白光专利打得不可开交,欧司朗与LG等官非不断。尽管这些专利之争尚局限在国际LED大厂间,但对国内LED企业来说,威胁无处不在。
当前,国内LED企业的产品与国际巨头相比,根本不在同一竞争层面。只有等国内LED产品上升可以与国际巨头抗衡的时候,或者对国际巨头的生意造成实质性威胁时,国际巨头才会运用LED专利武器。
2012年,随着国内LED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专利战火将由国际LED大厂蔓延到国内LED企业。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苏州纳晶光电董事长梁秉文就曾警示国内LED企业:“国内LED上市公司越多,就意味着国际LED巨头可下手或可瞄准的对象越多,因为其市场规模已足够大。中国LED照明专利战将一触即发。”据新世纪LED网记者了解,目前国际LED巨头和很多专利钓鱼者已经在收集相关证据,有一部分国内LED企业已收到专利侵权的律师函,只是还没有公开。对于国内LED企业来说,防备专利战也成为2012年发展的重点。
“价格战很吓人,伤不起啊!”2011年,不少LED企业叫苦不迭,“如今国内的市场不太好做了。”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LED销售人员告诉新世纪LED网记者,“市场未开启是一个原因,更为重要的是,价格竞争激烈,工程方面也一样,市政工程完全看关系,而酒店、KTV工程价格竞争十分激烈。
“LED已经从较高端的产品沦为大路货。”森田光电中山公司负责人欧阳惠洪曾向媒体表示,一个7W的灯泡,去年可以卖40-50元,而今年只能卖二十几元,而一些小厂子甚至12-13元就能成交,仅比节能灯高1倍左右,坏处是价格被压低,好处是普通消费者都能接受。他认为,价格下调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上游的芯片和原材料价格都在下降,特别是做芯片的几乎百分百亏本甩卖,而另一方面是因为封装企业竞争激烈,大家通过降价来抢夺市场。预计2012年,随着LED照明市场逐渐打开,价格竞争将更激烈。
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LED行业也莫过于此。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就公开表示,“在中国LED外延片行业现在最缺的是什么,不是钱,也不是机器,是良好训练的工程师”,并为此开出了“双倍再双倍”的价码。
2011年初,台湾地区某媒体爆料大陆外延厂商重金挖晶电等台湾厂商的墙角,一度引发台湾厂商的恐慌。但很快,这种现象蔓延到了国内厂商。最近,真明丽LED芯片部的十几位工程师遭挖;亚威朗光电的技术人员已经被某家新进公司虎视眈眈,对方甚至雇了好几个猎头轮番对其核心技术人员施以利诱。而国内原先成立时间较早的上海蓝光也曾经有一大半的外延技术人员流失。2012年,随着行业竞争加剧,这种挖角乱象还将延续,并由大规模的工程师挖角延伸至对营销管理人才及专利人才的挖掘。
“随着渠道战的升级,不可避免2012年将衍生一场挖角战。”业内人士指出,2012年,传统照明企业将大力挖掘研发型人才,而纯粹LED照明企业则会积极选择营销型人才,来实现攻城略地。正像德豪润达LED照明事业部总经理是原飞利浦照明渠道总监;江西晶和照明在邀请原勤上总工志张海、原西子光电创始人陈昕后邀请东林和杰友升等传统照背景高管加盟。
另一方面,专利人才布局也成LED企业2012年人才布局重点。据了解,台湾LED 封装厂宏齐科技宣布汪秉龙于12月31日起辞任总经理职务,专任董事长,而专利授权专家、前奇菱科技总经理许友耕将接任总经理职务,新人事令于明年1月1日生效。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