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LED产业进入“黑夜”?

2011-12-01 作者:LEDth 来源:新世纪LED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历经传统的“金九银十”,国内灯饰市场动力仍显疲弱,上行后劲不足。从广交会、古镇灯博会以及香港秋季灯展这三大展会透露出的信息来看,明年整个灯饰行业的行情更加不容乐观。本期特意以“产业黑夜”为话题,深入探讨当前LED产业存在的诸多弊病,并邀请业内人士坐而论道,为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历经传统的“金九银十”,国内灯饰市场动力仍显疲弱,上行后劲不足。从广交会、古镇灯博会以及香港秋季灯展这三大展会透露出的信息来看,明年整个灯饰行业的行情更加不容乐观。

  本期特意以“产业黑夜”为话题,深入探讨当前LED产业存在的诸多弊病,并邀请业内人士坐而论道,为行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各种利空的传言无疑十分可怕。然而,一旦这些传言变为现实,那便更加可怕。10月初,深圳LED企业钧多立老板举家跑路,引起了中国灯饰界的大动荡,曾经风光无限的LED产业遭遇空前的质疑。

  对于此轮针对LED发展前景的质疑浪潮,多数业内人士认为,眼下LED产业的寒冬不会太久,市场只有通过“汰弱留强”方能良性发展。伴随着各地加快白炽灯的淘汰步伐,LED市场仍将迎来大幅增长。

  LED概念曾经有多热,从近年来众多LED企业纷纷涌入资本市场就可见一斑:2010年8月12日,携着70.3倍的超高市盈率,LED芯片企业乾照光电亮相创业板,并且上市首日即大涨70%;2011年1月13日,行业的明星企业雷曼光电上市,市盈率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31倍,资本对LED企业的的追逐也一度到达巅峰。而随着产能过剩以及经济的不景气,市场对于LED的热情也开始走下坡路,今年随后上市的鸿利光电、联建光电、瑞丰光电、洲明科技等也再未达到如此的高度。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改进,发光效率不断提高,成本的不断降低,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由于其超越传统光源以及节能灯、高压汞灯等的优势日益明显,LED未来将成为垄断性的发光源。可以说,从目前技术发展来看,凡是用电发光的地方都可以用LED来替代。未来LED将统治发光领域,而LED产业也将发展成超过万亿的巨大产业,其中孕育着大量的投资机会。

  产业黑夜 老板跑路

  LED产业虽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2000年后有一波小高潮,真正快速发展的是自2008年开始的,至今为止也有20余年的发展,尤其是自2008年之后在产业规模、资金投入、技术突破、介入厂商体量上都有较大变化,2010年的高度繁荣的结果是小至退休的老婆婆在家即可加工生产,做饲料的、做调料的、做服装的、做纺织的、做水泥的、做煤矿、做IC的、做太阳能的等等传统产业及高科技产业的企业纷纷加入到LED行业的大军中。一面欣欣向荣,一面乱象丛生,

  然而盛宴过后,总是会有撑破肚皮的。

  深圳一家2010年销售额上亿的LED企业也惊爆老板加入“跑路潮”,这也预示着LED泡沫破灭的不祥前景。10月8日,深圳钧多立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钧多立公司”)董事长毛国钧、其妻崔丽华及其在公司内任职的亲属全部失踪,自此音讯全无。员工们顿时明白,老板跑路了,留下一屁股债和不断聚集到公司门口的追款人。

  据了解,钧多立公司拖欠建设银行龙华分行贷款3000万元,拖欠中化集团远东国际租赁公司1728万元,拖欠供货商已登记款项1200多万元,据媒体报道,其拖欠担保公司3300万左右,甚至还有一些尚未浮出水面的高利贷。

  钧多立公司的倒下,除了自身盲目扩张和运营问题外,同国内LED行业产能过剩也有关系。钧多立事件也许将成为国内LED行业投资泡沫破灭的一个样本。

  LED产业的黑夜到来得如此之快,让人措手不及。

  2011年整体经济大环境不好,全球LED产业增长低于预期,主要LED公司全年营收增长大幅下调,甚至有负增长的。而由于整体经济大环境不好,终端需求增长低于预期,致使LED价格加速下跌,国际大厂加速价格下调,价格竞争加剧,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压力,从LED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可以看出,三季度各企业毛利率均继续环比下降,其中封装环节毛利率环比下降的幅度最大,应用环节略好,仅呈现出略微下降的趋势。而LED芯片的价格更是持续下降。根据LEDInside最新价格调查报告,2011年第三季LED市场的报价持续下跌,电视背光规格(5630)跌幅约8~15%。而照明用的大功率LED报价跌幅,约8~10%左右,跌幅相对二季度出现缩小的状态,显示照明市场的需求相对较稳定些,但市场上大量的订单还不是很多。

  与此同时,自2009-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各地,各厂商积极加大在LED方面的投资,尤其是中国地区,在LED方面的投资多是在2010年才开始,即是多在2011年才开始量产,然而却遭遇市场的不景气,前期投入资金回收期拉长,甚至难以回收。投资周期的拉长,导致不少厂商资金链的断裂。

下一页:“明星产业”遭遇“信任危机”

123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