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猎杀了台湾电子业?
摘要: 短短不到5年,苹果旋风式引爆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机风潮,现在,遊戏规则完全改变。新法则有三:1、没有标准答案,老大重新洗牌,差异化才能胜出;2、没有中间地带,毛利M型化,想赚钱就靠独家技术;3、不创新成本更高,即使犯错,也能累积经验值。
它,恐怖在哪里?明知它下一步,大伙却束手无策
接受本刊专访的史威格观察,绝大多数人遇上真正重大,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改变时,即使征兆再明显,绝大部分人却连回避风险的思考能力都失去了。
“人类的心智,遇上真正罕见、重要、难以预料的事时,经常显得毫无准备,”他说:“我们的心智,和我们的市场,都没准备好面对霓虹天鹅的挑战。”
现在,台湾的业者,面对苹果的崛起与乔布斯的离职,都不敢掉以轻心。因为3年来,这只“天鹅”,真的把台湾吓到了!
历史会说话:iPod先是帮著击溃了发明随身听的消费电子巨人索尼(Sony),还与好莱坞(Hollywood)的音乐工业亦敌亦友:苹果的iTunes一边威胁实体唱片的商机,一边又以每首0.35美元向好莱坞买入歌曲软件,再用0.99美元卖给消费者。
2010年推出的iPad更可怕,短短一年就终结了声势如日中天的宏碁上网本(Net Book),还一度威胁网络书店龙头亚马逊(Amazon)的存在及引发其股价重挫,连远在中国的电子书标竿企业──汉王都无法幸免。
早在乔布斯宣布辞去苹果执行长前6天,霓虹天鹅最新的牺牲者,又多了一个:全球最大个人计算机公司惠普科技。8月18日,惠普宣布有意出售、分拆个人计算机部门。消息一出,惠普股价重挫超过20%,创六年来新低点,市值一天蒸发120亿美元。
惠普自2007年以来,每年对台采购金额都在200亿美元以上,2010年更超过250亿美元,一宣布撤出PC战场,让发展代工快30年的台湾,完全束手无策。
苹果不是现在才推出新产品,这3、4年来,台湾也一直见证这只霓虹天鹅从出现到掀起风暴,为何却只能束手无策?
史威格的观察很有趣:霓虹天鹅出现时,多数人的第一个反应是:装作没看见。虽然这个观察乍听下,与台湾业者总是战战兢兢的性格不符,但实际观察这三年的反应,大家可能真的是“没看见”。
台湾,错在哪里?惯性思维作祟,想对策为时已晚
“没看见”的背后,正是台湾集体性的惯性思维。如同,“月亮”与“后羿”的关系。
过去,台湾科技制造业就是靠“更便宜”、“硬件规格更高阶”、“最快把Wintel(英特尔与微软)阵营的架构开发出产品”的方程序成功30年。
但现在,碰到这只“新天鹅”,大家先是把这套惯性思维拿出来衡量,“苹果的iPhone与iPad,硬件规格太过简陋,连USB插槽都没有,连电池都不能换,谁会没事到处在充电……”这,是一般人初期的评量。
等到苹果大卖,大家赶快推出更便宜 、规格更高的平板计算机,如惠普也推出Slate计算机,但,销售量却远不及苹果。更惨的是,Wintel阵营也无计可施,英特尔的Ultrabook规格要到年底才推出,微软看来较有卖相的视窗8(Windows 8)操作系统,则要到明年才见踪影。
就算有心想要做差异化,但苹果带动软件为主的潮流,让消费者买起平板计算机,只会思考,这是用Android系统还是苹果的iTunes平台,每一家计算机产品都穿著同样的制服,“现在的计算机,效能都差不多,能比的,大概只剩下包装彩盒了吧!”一位科技业营销主管苦笑。
成功30年的习惯失灵,所有人看着这只霓虹天鹅,一片茫然。
场景,拉回到台湾中和工业区,曾经是惠普概念股,主机板厂微星科技8月份的一场主管会议上。
2000年股价高达280元的微星,近日股价却一度逼近票面价10元。连著几个月的营收,都比去年同期显著衰退,员工士气低落。主管们看着董事长徐祥,期待著从他口中,听到激励人心的话语。
但,原本能言善道的徐祥,却说不出来。内部转述他的话:现在的局势太不明朗,任何的扩张,都应该要停下脚步。徐祥的困境,也是台湾整个PC供应链的写照。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