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入冬征兆初显
摘要: 国内9家LED中上游上市公司半年业绩显示,虽然收入同比增长,但毛利表现差强人意。除乾照光电和瑞丰光电外,其他上市公司的LED芯片或封装器件等主业的毛利率均大幅减少。其中,国星光电与士兰微上半年净利同比下滑。
企业忙自救
为了生存,LED正使出浑身解数。低价抢市已成必需。
张小飞介绍,截至7月31日,LED 2寸蓝宝石衬底从年初最高35美元/片下降至13至15美元/片,平均降幅超过50%;封装器件均降23%,最大降幅达37%;LED应用产品价格均降21%。
价格之外,它们也开始借助地方保护主义提高竞争门槛。上海亚明灯泡厂技术总监李志君透露,LED照明价格体系混乱,市场充斥大量低劣产品,整个行业面临严重信用危机。
“LED射灯的价格离谱,从10元到200元都有。”大连九久光电公司总经理施伟力说,有些地方市政照明项目明显偏向,一盏路灯甚至卖出6000元天价。
三安光电、德豪润达的财报或能说明部分问题。上半年,两家公司的LED应用产品毛利率分别高达40.68%、42.72%。个中原因在于,三安光电来自淮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的市政照明工程销售收入,分别达9615万元、8549万元,占LED应用产品总收入比重高达97%;德豪润达财报显示,其芜湖、大连LED 产业基地下半年陆续进入产能释放期,公司对策是,以市政照明为切入点,商用照明为突破口,等待普通家用照明市场爆发。
知情人士透露,德豪润达LED产业项目落地芜湖和扬州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当地市政照明订单,已获得的此类意向订单保守估计超过6亿元,扬州可能已达4.5亿元。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位人士承认市政照明订单价格偏高。但他表示,如果没有此类支持,LED企业不太可能到芜湖投下几十亿元。
“不过,每年地方财政收入就那么多,不可能全部补贴给LED企业,补贴力度会逐年减弱。”他说。
有些LED应用企业认为,国家补贴政策应该修改,政府补贴不应局限于LED产业的中上游,而应该补贴给LED下游的应用厂家,甚至最终消费者,以刺激产业真正成长。张小飞说,必须要有基于市场的准入机制,否则市场太乱了。
不过他们也有一些乐观在。龚伟斌认为,产能释放、竞争加剧,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适合表现差异化的时期”,中国LED真正进入照明市场还有很长的路,价格战只是第一关,它可以让LED照明市场格局放大。
张小飞强调,产能过剩有“阶段性”和“相对性”特点:一是LED上游自我满足率不足,蓝宝石衬底全球范围产能过剩,而中国进口数量巨大;二是LED芯片集中于中低端产品,生产效率低,且高端材料以进口为主。
之前,SEMI中国半导体照明与平板业分析师戚发鑫也表示,中国LED产业上游,应谨防“结构性产能过剩”。由于LED最大市场在通用照明领域,该领域的产品中国仍依赖进口,如果未来1到2年本土厂家仍竞逐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将显而易见。
文章来源:中国LED网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