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LED显示屏逐点校正效果的因素分析(图)
摘要: 当前,逐点校正已经渐渐成为全彩LED屏中高端项目招标入围的必备条件。而各大通用控制系统厂商的技术进步和国产专业像素亮度采集设备的出现,也大力推动着逐点校正的产业普及化应用进程。
3.6 校正后显示屏视角变小,偏离校正位置观看均匀度下降
这种现象多出现在现场校正,显示屏视角变小原因在于校正数据未做视角修正;而偏离校正位置观看均匀度下降的根源在于显示屏所用LED灯的视角特性的不一致,在于封装过程中的工艺掌控,与采集系统、控制系统无关。
这里需要先重申下概念,SJ/T11141-2007中LED显示屏的视角定义为:观察方向的亮度下降到LED显示屏法线方向亮度的二分之一时,同一平面两个观察方向所成的夹角,分为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显示屏视角的概念中并没有包含显示均匀度的考量。
现场校正中,通常选择最大观众区作为采集机位。在采集机位上,显示屏的各个区域视角不同。采集到的亮度数据携带着视角的信息,视角小的区域亮度高,视角大的区域亮度低,如下图的实测亮度模拟图所示。
(图二)
如果不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视角的修正,则校正数据就会是视角小的区域数值小,视角大的区域数值高,在校正机位看,亮度是一致的,然而一旦偏离,就会观察到全屏的亮度分布的不一致,这导致了整屏的视角变小。
视角修正功能可以修正不同采集区域的视角引入的亮度差,修正后的亮度模拟图如下所示:
(图三)
每个灯点在不同的角度观看时亮度是不同的,且每个灯点随着角度变化的光强分布曲线也不同。下图为三颗LED灯点的发光强度随垂直视角变化的示意图线:
(图四)
对于2R1G1B的实像素显示屏,一个像素中的2颗红灯是由一个驱动芯片管脚同时驱动的,这就意味着2颗红灯尽管亮度不同,却只能应用同一个校正系数,只能将2颗红灯的平均亮度校正到目标亮度值上。这种校正对于均匀度的改善可以说是隔靴搔痒,自然达不到理想效果。曾经的实测数据中,红绿蓝三色原始均方差均在8%左右,校正后,绿蓝两色均方差分别达到1.2%和1.4%,而红色均方差只能达到4.8%。
而对于2R1G1B的虚拟屏来说,一个像素中的2颗红灯是独立驱动的,因此如果控制系统能够读取每个像素4个校正系数(R1, R2, G, B),并正确应用,红色是可以达到理想的逐点校正效果的。但当前大多数通用控制系统还只能读取并应用每像素3个校正系数(R,G,B)的校正数据,无法实现对虚拟屏的校正。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