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产业大爆发,市场陷入价格战
摘要: 节能减排已然成为当今以及未来中国社会面临和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之一。前不久,为完成“十一五”规划中的减排任务,一些地区甚至采取了“拉闸限电”等非常手段。当人们为节能减排“绞尽脑汁”之时,LED以其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正悄然掀起一场新的革命。
城市节能减排的“最佳模式”?
3月,粤西。夜幕下的河源市城市主干道建设大道,在LED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明亮清澈,路边的绿化带青翠迷人。
“我们在河源市里面做了三条路,是2009年9月份上的产品,到目前为止,光衰在2﹪之内,处在设计范围内,效果不错。我们的指标是1万小时内,光衰5﹪。”老麦满怀信心地说。
河源市路灯所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LED路灯节能示范工程采用的是粤兴照明的LED路灯,使用测量效果符合原建设部2006年发布的《城市照明建设设计标准》,节电效果与原来使用的普通的钠灯进行比较,可以节电一半以上;而且使用寿命长,到现在质量都很好,没有出现任何故障。”
据老麦介绍,河源市一供电所提供的数据显示,使用LED照明后,经过前后对比检测,单位电费由原来每月7800多元,减少至1680多元。通过计算,节能效果达到了近80%。而路灯改造节电效果至少达到65﹪以上,新建路可以达到70﹪。
粤兴照明在河源市成功推广LED照明,采取的是一种创新的运作模式,即合同能源管理(EMC,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模式,通过实践检验被“广为看好”。
据了解,河源粤兴照明作为LED路灯的生产企业,与深圳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河源市有关方面三方共同达成协议,对河源市一部分LED路灯改造工程,采取银行买方信贷与合同能源管理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由河源市有关方面与投资公司签订5年期的买方信贷合同,项目融资额度为工程造价总额的80%,这样便基本解决了资金问题。
路灯改造结束后,河源市有关方面用每月节省下来的电费和维护费向投资公司还款,这样既能减轻政府财政资金上的压力,同时又保障了LED路灯节能改造工程的顺利开展。
专家认为,这种“用户+企业+投资公司(或银行)”模式,引入买方信贷,借助金融的力量分担工程风险,保障了生产、消费和金融三方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
老麦认为,目前EMC模式“是最佳、完整的城市节能减排解决方案”。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