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LED照明喧嚣背后遭遇困境

2011-02-11 作者:(编辑:tOm) 来源:中国节能灯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度过2010“LED元年”,国内LED产业呈爆发式增长,有业内人士预计到2015年,中国LED产业规模将达5000亿。眼下,随着各地对节能减排的财政投入,LED路灯推广成为业界公开看好的大蛋糕。

  而近日深圳LED领头企业——易特照明却签约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深圳分中心,照明展会,转身进入紧急救援特种LED照明,对“大蛋糕”视若不见。光明闪耀的LED产业里潜藏着怎样的暗局,记者为此采访易特照明董事长冯俊。

  早入行者收获不菲

  “我进入LED产业纯属机缘巧合。”冯俊1990年毕业于华东交通大学电力系,毕业后曾担任过国内外多个大型机电工程项目的负责人,曾先后在京秦铁路、京九铁路、秦岭隧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担任团队管理工作。

  2000年冯俊来到深圳与妻子团聚,“买完房后身边只有8000元了。”重新创业的他接到的第一单活,是同学介绍的清远某大型建筑的照明安装——这也是这座大厦仅剩的工程了,冯俊的新事业从此与照明结缘。

  冯俊从深圳等地的早期公共灯光工程中掘到第一桶金,而在施工中,他发现买来的灯具总在照度、款式等方面达不到要求,由此他于2005年成立深圳市易特照明有限公司,逐步将ET品牌和具有创新价值的产品成功推向市场。

  在照明领域,冯俊发现了新的“富矿”。“比起传统的霓虹管、白炽灯等玻璃制品,LED灯不易碎、寿命长、节能效率高,在装饰照明领域可替代传统的光源。”

  喧嚣背后的产业危局

  在LED产业先觉者的财富示范效应下,在国家和地方诸如“十城万盏”、“千里十万”等LED政策推广下,越来越多的各路资本蜂拥入局。

  喧嚣的背后是什么呢?冯俊介绍,很多用财政补贴改装LED路灯的地方突然发现,这种高级的“玩意儿”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号称5万小时寿命的LED灯仅燃不到一个月就大半寿终正寝,即使能挺住几个月的好像也变成了泛着蓝光的“鬼火”。

  一系列问题纷至沓来,政府投入开始变得谨慎,而众多LED企业开始纷纷转入室内照明产品的组装,大举介入商场、酒店、办公楼甚至家庭。

  可这些领域大部分都是自掏腰包的客户,对价格敏感,于是企业就开始死命的降成本,改用最便宜的芯片、最便宜的散热材料……一大堆问题频繁出现。“再这样下去,LED行业很快就会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了。”冯俊感叹。

  把灯做好也是核心技术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有其一定的规律,LED亦不能例外。”冯俊表示,尽管国内的LED照明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产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LED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意味着相关技术还没有成熟稳定,而且相关的产业扶植政策、生产标准、认证标准、维护标准都需要根据其发展趋势制定一个有助于其健康成长的框架,让其在政策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试验,使用验证,并逐步实施推广。

  近年来有很多人提出国内LED企业缺乏上游芯片核心技术,冯俊却认为:“要做好一个LED灯具,它需要涵盖半导体技术、光学技术、结构技术、散热技术、电子技术、工艺造型技术以及塑胶、五金化工、热传导等技术门类,因此不能说芯片才是核心技术,把灯做得质量稳定、无可挑剔也是核心技术。”

  冯俊举例,LED灯具比荧光灯具要重很多,可是灯座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经常出现死灯的问题,LED这样高科技的产品出现这样“高档”的问题,普通老百信可没有办法解决,价格昂贵的LED灯不是说扔就扔的,到哪里维修?又有几个人懂得维修?“一个LED照明产品一年省下的电还不够它的维修,你想想你的产品会长期有人要吗?”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