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兰微:LED盈利大增 明年将现阶段性过剩
摘要: 目前国内LED产品的应用局限于高端显示屏,近期纷纷上马的LED项目将大大增加国内LED外延芯片产能,业内人士认为,到2012年随着外延芯片产能扩充的不断放量,LED行业将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外延芯片成本和价格也将不断下降,且价格降幅要甚于成本。
随着LED概念的升温,越来越多投资者将目光集中在LED行业的上市公司身上。自9月2日宣布拟动用5.5亿元超募资金购置16台MOCVD外延炉用以LED扩产后,乾照光电股价连续两日呈“一字”涨停。同样,市场对三安光电、德豪润达、士兰微等多家上市公司今年以来的LED扩产项目也报以掌声,股价一路上扬。然而目前国内LED产品的应用局限于高端显示屏,近期纷纷上马的LED项目将大大增加国内LED外延芯片产能,业内人士认为,到2012年随着外延芯片产能扩充的不断放量,LED行业将出现阶段性产能过剩,外延芯片成本和价格也将不断下降,且价格降幅要甚于成本。
今年年初,浙股士兰微发布了高亮度LED芯片生产线扩产项目的非公开发行预案,9月16日上述议案获得证监会核准,从士兰微公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结果显示,数名资本大鳄现身士兰微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名单。
其中,增发股“狂人”刘益谦、再次出,其掌舵的国华人寿保险认购300万股。“证大系”元老朱南松掌舵的上海天臻实业认购400万股,此前曾参与中航三鑫、桂林旅游等公司的定向增发的上海英博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认购300万股,。
数据显示,士兰微本次非公开成功发行3000万股,发行价为20元/股,募集资金净额为5.75亿元。9月16日士兰微的收盘价位22.70元/股,较年初的12.39元/股,公司股价已上涨83.21%,由此看来20元/股的增发价并不算便宜,看好LED芯片的前景和未来的增长空间,或许是吸引众多资本大鳄入驻的重要原因。
LED产品毛利大增 政府补助增加当期收益
此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士兰微LED产能的规模将得到大幅提升,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盈利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本次募投项目将增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芯片6亿粒/月、外延片4.75万片/月的生产能力。项目实施完毕,士兰微将拥有月产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芯片11亿粒、月产外延片6万片的生产规模。
资本大鳄热捧士兰微非公开发行,应是看好LED芯片为士兰微带来的增长空间,此次扩产的领域是士兰微具有优势的户内外显示屏和需求快速增长的照明和背光市场,而LED照明、LED背光也是目前LED行业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
今年上半年,随着LED行业景气度的进一步提升,士兰微三大主营业务集成电路、分立器件芯片和LED器件芯片的销售额均保持了增长的态势,主营业务盈利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上半年,士兰微实现营业收入7006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8.45%;实现营业利润13,35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40.1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4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02.48%。
从产品毛利率来看,上半年士兰微的器件产品毛利率为29.62%,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3.17个百分点,发光二极管产品毛利率为49.25%,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3.82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从2010年中到2011年初,士兰微新预定的8台2英寸的MOCVD将陆续到货将大幅增加公司外延片的自给率。数据显示,目前士兰微自产和外购外延片的数量各为50%,并且自产外延片的成本仅为外购外延片的50%。
业内人士分析,士兰微明年将逐步释放新增自产外延片的产能,降低对外购外延片的依赖程度,从而提升LED芯片业务的毛利率水平。
MOCVD是目前制造LED芯片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外延片的主流技术。所谓外延,即通过MOCVD方法,在蓝宝石或SiC等衬底表面上生长一层发光材料。该设备成为LED扩产主要标志之一。
对于士兰微而言,购买MOCVD不仅解决了公司外延片自产不足的问题,而且还将获得政府补助用来计入递延收益,增加当期盈利。8台MOCVD设备主要从德国Aixtron和美国Veeco两家公司进口,单台设备价格在1800-2000万人民币左右。而杭州市政府对公司的设备采购资助为每台补助40%,据此推算,单台MOCVD设备公司可获得杭州市政府的补助在720-800万元左右。
上市公司百亿扩产 未来将现阶段性过剩
作为战略新兴产业,LED新光源在中国正在形成产业聚集发展之势。与之前多晶硅各地竞相上马却很快面临过剩同样,LED芯片用于背光等的产能也有过剩之忧。
今年1月,三安光电宣布在芜湖建设总投资120亿元的LED产业化基地,购置MOCVD设备200台,其中首期投资60亿元,购置设备100台;2月,德豪润达称将在芜湖投资建设60亿元LED项目。目前上述两个位于芜湖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LED项目都在积极争抢工程进度。
不仅仅是芜湖,扬州、合肥、长治等地的项目也纷纷上马。今年9月,彩虹集团总投资约100亿元的LED项目落户合肥,预计3年分2期建设共200条MOCVD(45片以上机)及配套芯片生产线。而在山西长治,投资9亿元、两岸首家合个LED外延及芯片项目,以及投资2亿元的蓝宝石衬底项目有望于今年10月投入生产。
针对当前各地仓促上马的LED项目,一些LED的生产厂商已经意识到度扩张将会引起未来的价格波动。
中信金通证券行业研究员袁隽懿介绍“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的LED的产能投资多集中于显示器等高端领域,到明年年中,LED产业会出现短期的阶段性产能过剩。”
刚刚登陆创业板不久的LED生产企业乾照光电在9月6日发布了主营业务扩产项目的风险提示公告称,对LED外延芯片项目来说,市场风险主要在于国内四元LED芯片行业产能过度扩张引起的价格波动。此外,尽管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LED产业发展,但不能排除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政策风险。
日信证券分析师李志中预计,从目前的产业化进度判断未来的实际产出,到2012年随着外延芯片产能扩充的不断放量,供需关系将得到改善,外延芯片成本和价格将不断下降,价格降幅要甚于成本,该环节毛利率将逐步走低。
虽然目前国内从事LED生产的厂家处于战国时代,混战一片,但也有不少分析师认为国内LED需求空间很大,从未来3到5年看,目前的产能还远远不够。联讯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黄平认为,LED显示技术只是应用在指示灯、显示屏、手机键盘、相机闪光灯以及LCD背光源等4个领域,市场最为广阔的照明光源依然是未被开启。
资料显示,LED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高亮度、低热量、环保、坚固耐用、可控性强等特点。
中信金通证券行业研究员袁隽懿认为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不断推广,未来2-3年国内的LED灯照明需求会逐步上升。但较之白炽灯,目前LED的价格比较昂贵,未来国内产能提升之后LED灯的价格会逐步降低。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灯源每年需求350亿只,但LED灯渗透率不到1%,每提高1%的参透率将创造出LED灯源需求量3亿到4亿只,如果以30%的普及率估算2015年全球LED照明相关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美元。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